清朝文人翁方纲操办苏轼生日雅集,供奉苏轼,以此赏画赋诗会友

翁方纲(一七三三—一八一八),字正三,号覃溪,北京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进士,曾任江西、广东、山东学政,官至内阁学士,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一生著作等身。

清代翁方纲画像

苏轼是中国文人的标杆,是后代文人崇拜的对象。翁方纲也十分崇拜苏轼,他常年举办苏轼生日雅集。翁方纲乾隆四十五年翁方纲举行的这次苏轼生日雅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人诗酒之会,而更像是一场颇具仪式性的纪念活动。

在这个纪念活动中,张挂苏轼的画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画像人们可以直面苏轼的容貌风神,从而更好地追忆他。这一传统由来已久。

清代翁方纲画像

《东坡笠屐像》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苏轼精神的一张画作,如果我们说《东坡笠屐像》是苏轼的一张标准像也并不为过。这张画作的原迹,据翁方纲考证出自宋代著名画家李龙眠之手,赵孟曾摹画过,后世文人摹画的很多,这其中也包括翁方纲。

翁方纲将其摹画在他一直珍视的《施顾注苏诗》后,并题写了赞语。观赏和摹画东坡先生像是雅集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们缅怀苏轼的重要手段,这有时候无关绘画技巧的高低,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与那个时代文人们的集体追忆。

清 翁同龢 “苏斋”手札 上海图书馆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奉荐笋脯”。“笋脯”即经过风干和腌制的竹笋,作为供品的“笋脯”频繁地出现在这一活动中。“笋脯”成为祭品见于南朝梁武帝时,据《文苑英华》载:“梁武帝起为梁国者,以笋脯面牲为荐祀之礼。”当时受佛教“戒杀”思想的影响,梁武帝以“笋脯”替代牛羊等用于祭祀的活物。但这在后世并不多见。那么,以笋脯供奉苏轼是否有特殊的原因?

翁方纲 宋拓王允本兰亭序跋 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从苏轼的文集中找到了这样一条记载:“今日斋素,食麦饭笋脯有余味,意谓不减刍豢,念非吾亨之,莫识此味,故饷一合,并建茶两片,食已,可与道媪对啜也。”这段文字表明“笋脯”曾出现在苏轼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获得了他的倾心,认为味道“不减刍豢”(刍豢即牲畜,指肉食)。以苏轼生活中的日常之物来作为雅集的供品,其内涵仍是对苏轼生活和存在的一种追忆。

翁方纲 书唐寅诗 上海博物馆藏

此外,在宋人的诗集中(不限于北宋),经常可以发现有关“笋脯”的诗歌,这佐证了在那个时代此物是文人生活中的日常饮食,并且是相互馈赠的佳品。如南宋张孝祥《于湖集》卷五有《张钦夫笋脯甚佳秘其方不以示人戏遣此诗》《张钦夫送笋脯与方俱来复作》;朱熹有《笋脯》诗;张栻则有“更包笋脯赠行李,定应笑杀长安儿”之句。

至于“借黄庭坚、王守仁、沈周及毛奇龄、朱彝尊二先生像以配东坡先生之筵”的做法并非常态,这种做法也许来自于古代祭祀中“配飨”的传统。

翁方纲 斜街行诗轴 天津博物馆藏

雅集中的其他活动还有赏画、赋诗等,如他们曾经在这一天观赏过罗聘的《鬼趣图》和黄易的《崇洛访碑图册》。在雅集中,翁方纲还热衷于向人们展示他收藏的宋椠《施顾注苏诗》残本。

在他晚年声誉日隆时,朝鲜书家金正喜来访,也获观了此书。关于翁方纲在雅集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自己亦有定位,在为金正喜的题跋中他写道:“篛笠焉能效写真,瓣香未敢许知津。只应月照松窗影,苏像筵前执役人。或欲仿坡公,作戴笠像,予谢不敢也。第作科头服役者耳。”翁方纲谦卑地将自己视作雅集活动的服务者,这种服务不仅针对参加雅集的人,实际上也是为苏轼所尽的某种义务,而且恐怕后者更为他所看重。

内容整编自:席乐、卢玉珊《嗜古之癖 淳厚雅逸——清翁方纲的生活、社交与书法》《荣宝斋》2019年9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