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

图片[1]-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图片[2]-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图片[3]-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作品取法二王,笔法丰富、精到、流畅,起、行、收、转、折皆合规矩,字形疏密相间,大小得当,姿态多样,有欹正变化,如“深”、“高林”等字的字形极为精彩。
图片[4]-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图片[5]-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整件作品气息文雅,章法合理,自然畅达,笔笔从古人中来,颇有古风,是一件不错的作品,如果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来看,则存在以下不足:
线条较弱,作者需在临帖和创作中找到用笔的“发力点”,加强笔和纸之间摩擦的力量感;尤其是细线的书写难度更大,要避免漂浮,增加力度。
很多字的字形还较为平淡,略显平庸,如“晨”“寺”“处”“潭”“万”“惧”等字形形成了“白开水”,缺少了疏密、欹正的变化。
图片[6]-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图片[7]-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图片[8]-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作品中,有很多字出自《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但把很多有一点特点但特点又不突出的字写平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临帖中发现特点,做到“宁过勿欠”。
整件作品的章法可再增加一些变化,如字的大小对比变化、宽窄的对比变化、长短的对比变化、欹正的对比变化,变化多了,作品自然就更丰富、更耐看了。
总体来讲,朱建军的这件作品还是不错的,路子正,起点高,笔法合理,结字有想法,相信作者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认真临帖,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意义
自唐以来,《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被列为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的必修课,以期在结字上能够找到方法,当代书家似乎也认识到《圣教序》的价值,但学习起来上手较难,大多半途改弦易辙,去学习一些容易上手的范本了。
结字往往是成就一个书家作品面貌的关键,学习《圣教序》恰恰增加了成就书家个性语言的可能性,何以见得?
图片[9]-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一、《圣教序》全文2000余字,字形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有的一个字就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写法,各种疏密、宽窄、长短、欹正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发挥空间。
2000余字的数量足以让我们在创作中应付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二、学习米芾、王铎等历史上很多有特点的书家的范本,优点是特点越突出的字形越容易上手,但缺点是特点越突出的字形,大家发挥和掌握的特点都是惊人的一致。
因此,我们会发现这样种现象,不管学谁,只要特点突出,很多人都学到一起去了,很容易造成不同层面的“千人一面”。
而学习《圣教序》,最大的劣势是没有明显的特点,所以大多数爱好者都写成了“白开水”,这种劣势有可能也成了智者的“优点”。
图片[10]-95%的人把「圣教序」写成了”白开水”,专家给出了建议:-好字无忧



没有特点,就很难上手,要开动脑筋,认真观察,仔细揣摩,反复研究,同一个字被学书者发现的特点不一定是相同的,然后把发现的“特点”放大。
三五年后,便可以从《圣教序》中找到一百个甚至一千个“小特点”,这些“小特点”会集中成一个“大特点”,这个“大特点”很可能成为一个书家自身面目的源泉!
三、二王是帖学书法的本源,《圣教序》是集王羲之书法精华而形成的行书范本,也是行书学习的源头,我们都知道它的好处,但并不一定能够深入地研究它。
就像吃饭,我们总喜欢各种美味佳肴,而并不喜欢吃所有食物的本源——粱稻,但别忘了,粱稻虽然不好吃,但好厨师一定可以用它做出各种各样好吃的美味食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