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仙手”李邕,苏轼米芾都学他!

赵孟頫觉得,唐楷太板,二王又太飘,他的字刚刚好。他,指的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


说到书法,其成就不得不提。唐代书坛,大师云集,前期的欧虞褚薛,并称初唐四家,中期的颜鲁公,颠张醉素,后期的柳公权,可谓群星璀璨,皆为大师级的人物。那么,李邕的成就在哪里?他是怎么占得一席之地的呢?


图片[1]-“书中仙手”李邕,苏轼米芾都学他!-好字无忧


李邕最擅长的是行书。他的成绩,一是行书入碑;二是结字的独特。


李邕书学二王,其字形结体和《集字圣教序》相仿,笔势又和王大令相近。《集字圣教序》已是碑刻,单字不失王羲之神韵,然终归集字,没什么章法可言,另外,该碑刻目的是在于对王羲之的继承,并非变革,后学者也是为了“透过刀锋看笔锋”,回归到帖学上去,要实现行书入碑,还需琢磨。


不过,这也为有心者留下了发挥的空间。李邕以楷书笔画写行书,参之以王献之的豪放,一改行书入碑的羸弱。笔力沉雄,字势跌宕。虽然字距较大,丝毫不影响气势,笔断意连,势不可挡,字里行间,英风豪气,动人心魄。



李邕《叶有道碑》(局部)



李邕书法的另一个特点是,改变了字的结体。从李斯开始,我们见到的字都是上紧下松,给人以或庄严、或飘逸之感。到李邕这里,彻底打破这一规律,结字上松下紧,重心下移。单字左摇右摆,然而细细观看,岿然不动。




李邕变革是成功的。李阳冰称邕乃“书中仙手”,吕总《续书评》称李邕书法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据记载,当时碑刻出自李邕之手的有800多通。比如《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李思训碑》、《李秀碑》等,其中以《李思训碑》、《麓山寺碑》碑最为著名。



李邕《李思训碑》局部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该碑立于开元八年(720年),现在陕西蒲城县。行书,30行,每行最多70字。用笔清瘦豪爽,曲折迅疾,顿挫有力。用笔清瘦,方圆兼施,字体纵长、欹侧。险峻中见稳健之态。有风流潇洒韵,更见豪爽奇崛态。



李邕《李思训碑》局部



清人王文治说:“昔人评李北海书,病在欹侧,似专指此碑而言。子敬(王献之)妙传字法,而欹侧尤甚。北海全从子敬得笔.仰契右军……以荒率为沉厚,以欹侧为端凝,北海所独,尤《云麾》所独。”王文治找到了李邕欹侧的渊源,并指出此非病,是继承和创新,是美。顿挫有致,骨势洞达;行气贯通,收放自如,令人耳目一新。


杨慎以《李思训碑》为李邕最好的作品,他借用王恽的话说:“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羞增其豪,丰体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皮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藉,三郎顾之,不觉叹美。”



李邕《麓山寺碑》局部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碑额有篆书“麓山寺碑”四字,原石在长沙岳麓书院。此碑晚于《李思训碑》10年,风格趋于沉稳。明代董其昌关于“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其中用这个“如象” 来概括李邕的书风,《麓山寺碑》应该是最合乎要求的。此碑结体整饬,笔力雄强 ,苍茫雄浑。



李邕《麓山寺碑》局部



李邕作此碑时政治上已经失意,加上年事已高,像《李思训碑》那样的跳荡的造型已不再明显,代之以“沉着劲栗”(何绍基语)。“书者,心画也。”作为心灵的写照,该碑一派雄强蕴藉的气象。王文治则盛赞此碑“气骨峥嵘,如泰山卓立,觉驯象巍然,……”



历史上,书法大家林立,钟、张、二王,欧、虞、褚、薛,都是百代楷模;然而,善行书者,入碑便弱,能入碑传世的,又多为楷书。李邕是将行书入碑取得成功的第一人。他成功的将二王一路行书的秀致与碑版的厚重相结合,伟岸又不失灵动。



李邕行草书法《晴热帖》



李邕曾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不下一番功夫研究,还真不能贸然学习。欧阳修的一段话颇能说明问题:“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锺、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试笔》) 六一公的学书体验或许可以解读李邕当年留下的“狠话”,只是含蓄了些。


明代杨士奇一语道破:“北海书矩度森严,筋骨雄健,沉着飞动,引笔有千钧之力,故可宝也。”


图片[2]-“书中仙手”李邕,苏轼米芾都学他!-好字无忧


从书法实践上看,不少人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元代的赵孟頫等。


苏东坡学过徐浩,学过颜真卿,到了后来,不论分说地学起了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苏东坡自己也说:“予书初学李江夏(邕),后来自成一家。” 董其昌自称平生最喜欢李邕的书法,并将王羲之和李邕放在一起评价:“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然后自信地说,世人一定有赞同我董其昌的说法的。


这些历史大家敢于学习,敢于“死”,无异于凤凰涅槃,假如他们在学书之路上真的死过一次,历史看到苏、董们时,他们已经成功蜕变,华丽转身。



李邕《法华寺碑》(局部)



杜甫和李邕交情不浅, 诗圣在《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一诗中写道:“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底。声华当笔健,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名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是啊,作碑八百多通的李邕,碑版就是他活生生的代言,一块块石碑就是他生命的一张张写真。人倒下了,碑却竖了起来,“如象”一般地站着,百代流芳。





李邕(675——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出身于江左世族,天资聪慧,以文章闻名,“独步有唐四十年”。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