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1734年 隶书节录《金石文字记》四屏

金农(1687-1764年)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他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深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的“漆书”众所周知,也代表金农一生书法艺术创造的成就。

款识:雍正十二年,岁当甲寅之秋展重阳日,书于广陵北郭,心出家盦稽留山民金农。

钤印:金农印信寿门生于丁卯

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防议郎蔡邕名此皆当时亲见其石而记之者也合而考之其不同有四焉一曰汉五六七经之不同二曰魏石经三…………..

此件金农《隶书四屏》款署:“雍正十二年岁当甲寅(1734年)之秋展重阳日,书于广陵北郭心出家庵,稽留山民金农”。时年金农48岁,此时是金农书法风格的过渡期。此件书法用笔师承《华山碑》,书字均适、笔意分明;且自然而然地多有枯白笔画,表面上看也许是行笔运墨的自然流露,但又似乎受《天发神谶碑》的影响。从其书法艺术创作发展之途来看,此轴是金农所创“漆书”的先声。该书轴的隶书方整严谨,在其笔画的整饬中又兼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横画的起笔已出现先竖顿起,然后往横向侧锋重笔拖过,收笔时却不做回锋顿止。其二是竖画的写法,典型者如轴中的“山”、“四”、“日”等字,是扁锋侧下,形成一细画,与粗钝侧笔的横画成为殊观。其三是向左的撇画写法如轴中的“有”、“阳”、“易”等字,用瘦劲的、略带枯白的笔法拉挑而出;而向右的撇画,则用粗钝的短画,略作挑锋收住;左右撇画的长短、粗细、拉顿亦形成殊观。所有这些虽不十分夸张,其实放大夸张起来也就是“漆书”的基本表现特征。这一时期的风格转变也可从他在同年所撰《飞白歌》,歌云:

我闻飞白人罕习,汉世须辨俗所为。

用笔似帚却非帚,转折向背毋乖离。

雪浪轻张仙鸟翼,银机乱吐冰蚕丝。

此中妙理君善解,变化极巧仿佛般与倕。

金农把飞白之迹形容为“雪浪轻张”和“乱吐冰蚕丝”这是一种诗人的想象,但是“似帚却非帚”以及“银机乱吐冰蚕丝”合起来恰似金农日后创造出的“漆书”形象。从中透露出金农艺术创造的根源,是他广博师取,“中得心源”后的超化。至其晚年又在“漆书”的基础上创出“渴笔八分”。

当然“漆书”的形成也与当时社会碑学书法的萌芽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夙有金石文字之癖”的金农,很早便走上了与帖学书法迥殊的艺术之路,这也得益于他早年与丁敬、厉鹗和鲍鉁等一批善于考证金石文字、篆刻等书画名家结为挚友;又拜何焯为师,研读经史,深受何焯善于考订金石碑版的影响。从此轴的书法内容上也可得以应证。

与此件类似风格的作品如:广东省博物馆藏《隶书周礼职方氏》(1734年作)、上海博物馆藏《隶书咏陈文贞公读书处诗》、故宫博物馆藏《隶书乙瑛碑》、天津博物馆藏《隶书临华山碑》等,都为这一时期作品,但多数未有明确创作日期。而此件《隶书四屏》具有明确纪年、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尤为难得,对研究金农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是不可多得的范本,后人当予珍视。

,大师,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