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隶书赏析《隶书挽鲍敏庵诗册》全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别署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砚林外史等,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丁敬工诗擅书法、精鉴赏,篆刻为“西泠八家”之首。丁敬书法较少,现所见大多为诗稿、书信。此隶书册纸本,二十六开,每开纵21、横11.8厘米。原为轴,后被人割裱成册,现归海上篆刻家童衍方所得。

丁敬书法较少,现所见大多为诗稿、书信。此隶书册纸本,二十六开,每开纵21、横11.8厘米。原为轴,后被人割裱成册,现为上海童衍方先生所藏。
  此册钤有“砚林丙后之作”,是他中晚年家里失火后所刻,另“砚林亦石”是丁敬66岁所刻,故此册应为他晚年作品。
  从此册看,风格比较接近《曹全碑》。丁敬对《乙瑛》、《史晨》、《夏承》等汉碑都曾取法。此作笔法较细,但瘦而劲,线条有毛涩感,不似一般学《曹全》碑的软靡无骨,结体端庄又有萧散飘逸之姿,波磔修长、外耀、精神振奋。何绍基曾说:“龙泓金石学诣精,八法篆书有法程……闻泉漱雪出世情,隶法遒穆超蹊町,如其诗多声外声,始知琢印余技鸣。”何绍基亦擅隶书,此评价当为行家言。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 砚林,又号钝丁,别署梅农、玩茶叟、丁居士、龙 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雲石叟等。浙江 钱塘(今杭州)人。好金石碑版,精鉴别,富收藏。 工诗,擅书法,篆刻取法秦玺汉印,参何震、朱简 之长,以切刀法刻印,方中寓圆,苍劲质朴,一洗 娇揉妩媚之态,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 丁敬的书法作品存世甚少,并大多为行书诗稿及信 札。其隶书作品仅见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五言律 诗.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七言律诗及几副对联。笔 者有幸,在西泠印社百年华诞之际,得丁敬隶书册 一本,笔墨精妙,倏然出尖.兹付印刊出,以供同 好赏鉴。

  

丁敬《隶书挽鲍敏庵诗册》题签及钤印比较

  丁敬的隶书,取法 汉碑,功力深厚,如《曹全碑》、《乙瑛碑》、《史 晨碑》、《娄寿碑》、《夏承碑》等都有取法,而 以《曹全碑》为最。此碑“秀美飞劲.不束缚,不 驰骤”,丁敬得益最多,但他贵能博采广蓄,孕育 变化。求新、求变、求自我,乃丁敬一贯艺术思想 也。此隶书册虽未署年款,但从其书风来看应属晚 年之作,其不少结体和运笔与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 七十一岁时所书的隶书七言律诗轴是相似的。此 外,册中所钤的三方印,均是晚年之作,其中“砚 林丙后之作”是六面印中之一面,是他中晚年家遭 火灾后的作品,而“丁敬身印”署款“敬叟”,与 他六十四岁所刻的“苔花老屋”、“樊榭后人”的 署款相同。最为重要的是“砚林亦石”是丁敬六十 六岁的印作,由此可断定,此丁敬隶书册,是他六 十六岁以后的晚年作品。隶书册中丁敬所钤之印沉 着鲜明。精到准确,虽至今已二百余年,仍色泽如 新.可谓阅时愈久,光艳有加,笔者以钤拓最精的 何元锡“西泠四家印谱”相校,还是隶书册中之印 为精,更能准确地展示丁印的笔情刀意。如“砚林 丙后之作”,谱中“作”字下的印边已损,而册中 完好,“丁敬身印”谱中右面印边有损,而册中却 全。“砚林亦石”谱中的左上角已缺,而册中基本 完好。因此.册中三印也是研究丁敬印艺的珍贵资 料。丁敬书法,向为艺坛所重。清代大书法家何绍 基《东洲草堂诗钞.书丁敬身隶书后》赞曰:“龙 泓金石学诣精,八法篆书有法程……闻泉漱雪出世 情.隶法遒穆超蹊町.如其诗多声外声,始知琢印 余技鸣。”何氏为实力派书家,对丁敬书法如此钦 佩,足见丁书之高妙也。

,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祈祷][祈祷][祈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