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临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张传忠临写与书法解读欣赏

邓石如简介

        邓石如(公元一七四三年–一八零五年)初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更字顾伯,号完百山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他擅长真、草、篆、隶,尤精篆书,以李斯、李阳冰为宗,又深得金石文字之妙,并稍参隶意,突破了前年来玉箸篆的攀篱,开辟了篆书的新天地。


民间奇人

       邓石如身材高大,胸前飘一绺长长的美髯,遇人落落,性格耿介,无所合,无款曲,无媚骨,无俗气,称得上顶天立地的一个伟男子。

       因为其祖辈出身寒微,枯老穷庐,他的一生更备尝人间的酸甜苦辣,过着’采樵贩饼饵,日以其赢以自给’的生活。他以’山人’自居,于荒江老屋中高卧,把功名两字都忘记了。


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节选

        为什么淡泊如此?他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堪称盛世的’乾嘉时代’。他来到这个世界时,政局早已稳定,天下亦早已被爱新觉罗氏那双射雕射虎的手抚摩得比较熨帖了。生活随着时间的河流,日复一日地平静地流去。我们只知道他戴草笠,着芒履,策毛驴,浪迹天下名山大川,有如云水之间孤独的浮鸥。他的好友师荔扉曾经送他这样两句诗:’难得襟怀同雪净,也知富贵等浮云。’看淡了浮华、浮夸、浮名,也就与浮躁相去甚远。’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那种怀才不遇的牢骚他没有;’患名之不立,患年之不长’,贾逵的雄心进取他缺乏;’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李白的济世大志他也不具备。他只是归于淡,把世间万物都看得淡了,淡到自甘寂寞,远离红尘。可是,他又真正地热爱着书法,一天也舍不得丢弃。每日清晨,他研一盘满满的墨水,就着净几挥洒,必待墨水用干了才上床休息。所谓’热爱’,在邓石如的人生里,除了出身寒微,饱受生活的煎熬以外,还得把功名利禄置于脑后而全身心地投入艺术的艰苦锤炼中。他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更不愿像某些’名人’那样热衷于今天上电视,明日登报纸,后天获大奖,不然就日子一天也难过。


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

        当年,他为湖广总督毕沅的幕友时,’与人论道艺,所持侃凿,丝毫不肯假借,布衣棕笠,贵客公卿间,岸然无所诎也。’俨然一种平民艺术家的本色。但是,’日见群蚁趋膻,阿谀而佞,此今之所谓时宜,亦今之所谓捷径也。得大佳处,大抵要如此面孔。而谓琰能之乎?日与此辈为伍,郁郁殊甚。’他看不惯官场的群蚁趋膻,也不愿阿谀权贵。那么,虽为幕友,却也是落落寡合的–他不适合那个生态环境。于是,他拂袖而去,返回民间,适者自适,从此一生六十余年再也没有混迹于官场。


张传忠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

       《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原件为六条屏,陈骧龙先生家藏。每条宽二尺,长六尺,界有乌丝栏格。第六条末尾署[嘉庆岁次乙丑天中节]当为清嘉庆十年(一八0五)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邓石如六十三岁。此年十月,邓病逝于原籍家中。邓石如曾云:[吾篆不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鹄。]此件可谓之邓石如晚年隶书的代表作。


张传忠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放大图)


张传忠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放大图)


张传忠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放大图)

释文:

〖卦辞〗亨,君子有终。

〖译文〗顺利,君子有好的终了。


初六

〖原文〗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译文〗谦虚的人,可以任用于像涉越大江大河这样的重要事务,吉利。


六二

〖原文〗鸣谦,贞吉。

〖译文〗言谈谦虚,坚持下去吉利。


九三

〖原文〗劳谦,君子有终,吉。

〖译文〗劳动时谦虚,君子有好的终了,吉利。


六四

〖原文〗无不利,撝谦。

〖译文〗没有不利,在辅佐时谦虚。


六五

〖原文〗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译文〗自己不能变得富足,反而责怪其邻居。财力用于侵略讨伐,无所不利。


上六

〖原文〗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译文〗言谈时谦虚,有利于被委任出兵征伐大夫﹑诸侯的封地。


张传忠临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

张传忠,安徽蚌埠人,号张公山人、集雅斋主,法名常远,现居北京。现为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清风书画院常务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主任、全国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国学院副院长、民政部中国社会书画院艺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理事、中国琉璃厂书画院理事、中国紫光阁名人书画院理事会会员、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

多年来主攻汉隶甲骨金文,《司母戊鼎》、《毛公鼎》、《大盂鼎》、《殷虚书契考释》、《殷墟卜辞综类》、《虢季子白盘铭》、汉隶、《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圣教序》、《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史晨碑》、《石门颂》及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碑帖为主,在书法创作用笔实践上下功夫。作品多次在《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世界》、《中国矿业报》、《中国艺术家》、《时代·中国之声》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以邓石如隶书《宋敖陶孙诗词屏》、《易经谦卦》等名帖吸收营养。在书法创作上用笔实践上下功夫,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安徽书协举办的各项书展中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及省级博物馆收藏,并被美术馆和各大院校收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