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名家系列之李小如书法作品



李小如,广东佛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书法院院长,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佛山书法院院长,岭南书坛具代表性实力派书家。2006年为“亚洲文化部长论坛”题字,作品作为礼品赠送给二十二个亚洲文化部长。楷书《道德经》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书法50家李小如”专辑,香港亚洲电视台播出“书法名家李小如”专访。编撰《佛山历代书法》、《佛山当代书法》。出版有《李小如书法作品选》、《李小如书画集》、《中国书法大典 李小如书法集》、《当代楷书名家作品集 李小如》。





我写“五味斋”
李小如
       十年前,读得“人生五味”此语,感触甚多。人生如此,学书亦不如是?于时将自己书斋易名为“五味斋”。
       大凡斋堂馆阁,请名人题额的较多。因为名人题字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也是自己朝夕学习的一个机会。但是,对此我又有另外的一个想法:如能请到名人题字,当然最好,希望请的都是大名家;其次,大名家题写的书法,希望最好是他自己所擅长的风格。再之,希望大名家书写时,最好有神来之笔,……。可能,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所以,一直不敢请人题写斋名。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自己来试试写之。我曾试将历代碑帖中有此三个字的书法,东拼西凑收集起来,写完又写,临完又临,剪了又贴,贴了又剪。废纸一堆堆,横看竖看,还是不满意。可能就是康南海讲的:“吾眼中有神,手中有鬼”吧!
       一日,读《齐白石书法》中“甑屋”一文,又感触多多。兴到捉笔题记:“绘画者,‘大写’之人多矣,然能写‘意’之人却少之又少。能称得上‘大写意’者,白石老人也。吾自比之,则有此心而无此胆。但喜能自知,窃以为可与白石老人同乐矣”。在此“冲动”下,我又顺手写下了“五味斋”三字。书就,掛于墙上。连日来审视之,颇觉顺眼,自谓能融合碑帖之意,朋友来了又奉承一番。自以为得意。于是,收入《李小如书法集》中。再之,奉寄《美术报》“斋堂馆阁名录”,以供大家一哂。











享受写字
李小如
       清晨,毛毛雨。无电话干扰,惬意。
       书房内,泡上一壶 “ 雨前龙井”茶,提提神。手习惯地轻磨着墨,视线在书架上游来游去,看看能否有所感触,撩起一下动笔的意欲。不经意间,却想起了一篇古人小品:《王子猷雪夜访戴》,这篇小品文字虽少意味却长,颇有情趣。当中可见古人游历之妙耐人寻味。于是,动笔的意欲有了。
       把书翻出,将刘义交这篇小品细读一遍,啄磨一番,考慮一下内容的意境,及笔、墨、纸之间的配合, 在心中打下一个初稿。这时,墨也慢慢地磨好了,跟着取出一支名叫“写卷”的毛笔,调好墨色,理顺笔锋,在粗糙的沙纸上不紧不慢地写起来……。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写小楷,难于小中见大,难于“雅”,难于写出“韵味”。 我习小楷,早年得力于文征明,复上溯晋、唐写经,后沉浸于钟、王。用笔短横多平入重顿,长横则下笔略用逆锋,迅疾转势右行,至尽处顿收。或偶用隶法暗挑之,求宽厚淳古;转折处多外方内圆,轻入后重按,略略驻笔倒管,顺势暗转急下,收笔处稍提笔,出锋成钩,稍含碑意;短撇轻按急收;长捺尖锋顺势铺毫直下,意到处,迴锋内收,似捺似顿,顺其自然;至于点, 则着重其求恣态变化,或俯或仰,或正或偏,或上连下接,或左呼右应,断断连连,都在闪晃间完战。一如诗之“诗眼”,动之则“活”其全身。
       结字则取横势,紧结中宫,恣肆左右,展上敛下,左虚右实;或取之晋唐,或得之简牍,草情隶意寓于其中。章法则心仪“韭花帖”之空灵、疏逸。
       写字在乎抒怀,在乎怡情,我只求个中过程,不问后果。陶醉于挥亳洒墨之间的那种享受, 有如深山老林中清风扑面,有如焚香品茗时荡气迥肠。 写至“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意与古人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