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伊秉绶(安玉民 绘)

伊秉绶出生于书香门第喜绘画,工四体,其行楷有颜真卿之神韵,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

书体横平竖直,结体方正,有较强的装饰意趣;用笔圆浑,毫不夸张,意到笔止;初看有点、平淡、呆板,但细加推敲,则会觉察到他的字齐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满。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极富变化,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大字雄强挺拔、愈大愈壮,小字清新雅丽,端庄多姿。

纸本手札 24.5×105cm×2

其所作楹联、匾额,从行款到结体,极富疏密聚散之变化,于遒劲中别具姿媚,个性鲜明,横平竖直。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

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且梁章钜对之有“愈大愈壮”之评。

纸本隶书 146×34.7cm×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伊秉绶的好,是天寒时走进一座老庙,看见桥边一棵老梅,枝干虬结,树上却不见花。

枯笔之中,暗蕴千钧之力,生机盎然。

纸本隶书 123×20cm×2 山西省博物馆藏

伊秉绶曾在扇面上题诗:“生性禁寒又占春,小桥流水悟前因。一枝乍放雪初霁,不负明月能几人。”画的是墨梅,一枝乍放,冷月辉映,是另一种情境。

字好到可入逸品,题的诗句自然高妙。比如,灯光深竹里,夜气小山前。又如,立脚怕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

纸本行书 93.6cm×43.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他把如橡巨笔探进文海之中,趁笔酣墨饱之时一挥而就:“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这十个字,说的就是他的书法之道。他的字,远看像一个忠厚稳重的托孤老臣,端服而坐,不动声色,一派儒家风范。细品之下,其中暗藏新意和深意。这新意和深意从何而来?

纸本行书 109.9×49.9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看伊氏隶书,忍不住想起傅山。这位著名的晚明遗民是个倔老头,爱喝酒,爱骂人,见了庸人不理,不耐烦,更不耐俗,自称“处乱世无事可做,只一事可做,吃了独参汤,烧沉香,读古书,如此饿死,殊不怨尤也”。

纸本隶书 138.9×38.1cm 四川省博物馆藏

他的倔劲从家门口的自撰联就可看出:“清风吹不到,明月来相照。”他骂钱谦益之流是“奴儒”,痛恨赵孟頫的流丽软媚,在书法上提倡“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勿安排”,对后代书法家影响甚深。

伊秉绶没有傅山那么激进、叛逆,他是藏柔于刚、藏巧于拙、藏奇于正、藏细于粗、藏圆于方,讲究的是儒家的“中和”之美。他的字平正朴拙,气息高古,境界非俗人可比,功力也非凡人可为。据谢章铤《睹棋山庄词话》载:“墨卿每朝起学笔画数十百圈,自小累大,纸匀圆为度。

纸本隶书 42×138cm

盖谓能是,则作书腕自健。”他早年除勤练腕力、临习历代各种碑帖外,更勤读各种经史子集,于儒释道三家广为涉猎,至中年以后则谢浮念,与僧为友,喜谈禅学,晚年致力于心性之学。

作为“汇儒释于寸心,穷天人于尺素”的一代大家,落笔自是不凡。按沙孟海的说法是,“他的作品无体不佳,落笔就和别人分出仙凡的境界”。

纸本隶书 119.6×41cm 天津博物馆藏

伊秉绶在书法上其实是暗应了傅山的“革命”精神的。他的隶书了无俗格,古拙大器,执传统之一端而极化,实为大智慧。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汀洲精于八分,以其八分为真书,师仿《吊比干文》,瘦劲独绝。”而伊氏的夫子自道是:“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乎腕下。应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

因了此种精深功夫,伊氏隶书做匾额、楹联更是纵横有力、气象万千,悬挂壁间则异常壮观,梁章钜《退庵随笔》评:“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丝毫不逊色于摩崖石刻。

小楷信札 写给湛华七兄的信

伊氏隶书,看似平正朴拙,内蕴清闲高远,远观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浩浩荡荡,横无涯际,有书家评曰:“其笔画粗处,如中流砥柱,直插霄汉;其笔画细处,如垂柳拂面,清新可人;其笔画紧凑处,如高墙列阵,密布森严;其笔画宽松处,如平沙落雁、辽远空阔。”

在不变中求变,在同中求不同,伊秉绶的创新不显山露水,需会心品评,方可体悟此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之美。

隶书对联 刊于《西泠印社法帖丛编》

能写出这样的好字,伊秉绶的境界自是非同寻常。他在扬州平山堂上题句:“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廿四桥头箫声月色。”这位“有些逸兴雅怀”的高人,做起官来却很务实、敢作为,政声远扬,深受百姓爱戴。

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因父丧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别。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家乡宁化守制八年的伊秉绶重返扬州,却不幸病逝于此。扬州人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芜城怀旧录》载:“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行草七言联 刊于《艺坛》

伊秉绶一生在两地做官最久,一是惠州,一是扬州。在惠州,他重建丰湖书院,重修白鹤峰苏东坡故居和朝云墓,被士林传为风雅盛事。

一次,他到肇庆端溪,随砚工一起下到四十多丈深的坑洞,点着篝火采砚石。终于采得一块罕见的佳石,他在石头上刻字:“留与子孙耕,汀州伊秉绶题。”折身而返。

伊秉绶知道:石不能语最解人。字亦如此。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币 132人已购 查看,书体横平竖直,结体方正,有较强的装饰意趣;用笔圆浑,毫不夸张,意到笔止;初看有点、平淡、呆板,但细加推敲,则会觉察到他的字齐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满。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极富变化,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大字雄强挺拔、愈大愈壮,小字清新雅丽,端庄多姿。[赞],伊秉绶融入篆书、颜楷进入隶书,增加了隶书的内力和装饰性。,隶书美术字!,伊秉绶书法欣赏:,隶书中的颜体,伊秉绶。,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