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圣”王献之:与妻子离婚,是他唯一后悔的事

【本文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书圣王羲之不仅自己在书法上成就非凡,作为书香门第,他的子女个个都有才气。最出色者,要属七子王献之。

王献之从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传得真谛,后来以行书和草书扬名,有“小圣”之称,世人又将父子俩并称为“二王”。

“管中窥豹”这一成语与他有关

当我们评说某个人看待事物只识部分,不见整体,就会用“管中窥豹”这一成语来形容。

其实,这个成语与王献之童年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关。

有一天,他看见几个门生在玩一种名叫樗蒲的游戏,出于孩童的好奇与自负,他站在边上武断下定论,一会儿说这个人要输,一会儿说那个人要赢。

被猜测要输的人当然不高兴,对王献之瞅了一眼,说道:“这小屁孩孩看事情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见一块花斑,不见全豹。”小小少年受此羞辱,拂袖而去。

书法练习讲一个“勤”字

王献之之所以能在书法上造诣颇深,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外,后天的主观努力同样重要。

有一天,他正在屋内专注地练习书法,父亲王羲之悄悄走到背后,冷不丁伸手去抽王献之握在手里的毛笔,没想到竟然没被抽掉——握得太牢啦。

除了专注,王献之还勤奋。父亲对他说,要想出师,你先把院子里十八口大缸的水写完(用来洗毛笔)再说吧。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娶回表姐郗道茂

流年似水,在年复一年的书法练习中,王献之到了适婚年龄。

按照门当户对的婚嫁原则,家人为王献之娶了同是名门望族郗家的千金小姐——郗道茂。

说起来,这桩婚事还是亲上加亲。东晋将领郗鉴,将女儿郗璿嫁给了王羲之,而郗道茂是郗璿兄弟郗昙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亲侄女。

王献之与郗道茂两人从小相识,且青梅竹马。婚后,郗道茂生下女儿玉润,不幸夭折。不过王献之并不以此为意,大概在他眼里,能够与妻子情趣相投、恩爱相伴,便是最大幸福。

爱情是两个人的私事,婚姻往往是两个家庭的联盟。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古代社会化,尤其如此。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被迫离婚

简文帝的女儿司马道福,当丈夫桓济的政治生命宣告死亡并被流放后,她看上了王献之,想改嫁予他。

司马道福贵为公主,同时王献之父亲的亲家公谢安大力举荐(当然是出于权利权衡),简文帝诏命王献之为驸马。

纵使他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情愿,纵使他用自残(据说是用艾草灸足),最终还是妥协于皇权威严,休掉结发妻子郗道茂,另娶公主司马道福。

就这样,王献之与郗道茂这对神仙眷恋被生生拆散,两个人成为政权的牺牲品。

被休的郗道茂回到已经衰败的娘家,再无另嫁,后来郁郁而终。

而王献之,因为成为皇帝的女婿,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与公主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王神爱。她却没有像自己芳名那样获得神灵眷爱,30岁不到就离开人世。

王献之后来的人生,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他内心真的为此感到快乐吗?

王献之《思恋帖》拓本

被迫与心爱之人离婚后,王献之曾写下一副《思恋帖》:

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撇开其书法魅力不说,单单看他字里行间对深爱之人的深深思念。“迟此信反,复知动静”一定要给我回信啊,好让我知道你的消息。

唯一后悔的事

43岁那年,死神降临。弥留之际,做法道士询问他还有什么憾事时,他说了一句话:“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也没什么放不下的事,要说遗憾,就是当年与郗道茂离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到最后一刻,人才知道心里最珍重的人与事。人活一世,最放不下的还是感情。

有位诗人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大概,王献之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当他说出那句“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的时候,梅花便飘满他人生的山头。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被皇家惦记上了,人生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可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