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从穷小子奋斗到高官厚禄,可惜因贪婪背负千载骂名

很多人不知道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其实最初只是穷书生。只是等到他出名之后,被皇帝看重,受到重用,他屡受皇命,从松江北上,做几天高官,又辞了去,回到松江写几天字,画几天画,非常惬意地过着他亦官亦隐的生活。

董其昌像

掐指算来,董其昌在头上戴过的官帽子可真是不少,中进士即入翰林院,由庶吉士、编修、持节使臣而后又任时为皇长子朱常洛的老师,讲了些日子,又告病回乡……外放做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山东副使、莱州兵备、河南参政,天启初年,已入老境的董其昌,接到皇帝的谕旨,要他赴京参与《神宗实录》、《光宗实录》的编修事务,这个为皇帝树碑立传又得名又获誉的好差事,正合董其昌的意,因为他又不想作写《史记》的司马迁,担心皇帝阉了他;崇祯四年(1631年),董其昌78岁高龄了,如《无声史诗》说“高卧十八年,而名日益重。”

明代董其昌手札

想要重振大明江山的崇祯皇帝记起了他,给他传去一道谕旨,要他做礼部尚书,他是半步都没迟疑,兴高采烈地侍奉新的主子来了。这是不奇怪的,于董其昌而言,纯粹为了作戏而已。想他初入翰林之日,翰林老学士田一僬去世,因其一生清廉,身后萧条,他借机奋勇自荐,告了假日,护着田学士的灵柩,南下数千里,送田学士回了福建的大田县。

明 董其昌 山水图(女萝绣石图)

在“大师”缺失的今天,董其昌如果活着,按他的行状,绝对是个不会有大争议的“大师”。也不知他,何以要三番五次的折腰献媚于人?要我说,只一句话:贪婪成性。

明 董其昌 山居图扇

俗话说得好,“人一阔脸就变。”穷小子董其昌阔起来后,那个脸变得堪称恶棍无赖的大典型。他先在松江的家里,大兴土木,构筑豪宅,修了一处“来仲楼”不够用,又修了一处“宝鼎斋”,还不够用,接连又修了“戏鸿堂”和“香光室”。

明 董其昌小像

修了这么多房子还不够用吗?怎么就不够用呢?那是董其昌的私心在膨胀,不断地膨胀,越是膨胀越不够用,就越要修筑下去,用以安放他的私心……这个私心,就是除了显摆,还是显摆。

明 董其昌 秋兴赋 局部 纸本

有人说这种心理和他年幼的贫穷有关,有似齐白石的抠门,然而如此贪婪不止,虽成名家大师,不也遗臭万年,受人唾骂吗?画家,这一次是亏大了!

内容整编自:吴克敬《高誉难掩恶徒名——董其昌书法故事》《紫禁城》2010年8月刊 ,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穷人阔起来大多如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