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的“君倩”是谁?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素笺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历来为人们所宝视。此帖著录最早见于唐者遂良《右军书记》,宋《宣和书谱》著录时已入内府。清乾隆称此帖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合称“三希”。然而在此显赫法帖的本幅左下部,有“君倩”二字押署,此“君倩”是谁,所有著录中均没有给予明确的答案,实为一大悬案。

《快雪时晴帖》全文




君倩押署




米芾的解释,不知所云
宋人米芾不仅是著名书画家、书画鉴藏家,也以见识广博而闻名。其“以平生目历,区别无疑”而写的《书史》中记有《快雪时晴帖》,并对“君倩”二字作出了解释,他是迄今为止对此作出解释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其文云:

(《快雪时晴帖》)是真字,数字带行,今世无王右军真字帖。末有“君倩”二字,疑是梁秀。缝有诸氏字印,是令所印。苏氏有三本在请房,一余易得之,一刘泾巨济易得,无诸印。

米芾另一次将君倩视为是梁秀的例子是在其《宝章待访录》中。其题《晋武帝王浑王戎王衍郗愔陆统桓温陆云谢安谢万等十四帖》中,径将君倩称为梁秀:

右真迹在驸马都尉李公炤第……世之奇书也。王涯永存珍秘印,殷浩之印,梁秀收阅古书记字。

在《书史》中,米芾也提到了《晋贤十四帖》,其中米芾提到了梁秀的生活时代属唐末:“(谢)安及(谢)万帖有王涯永存珍秘印,大卷前有梁秀收阅古书印,后有殷浩印,殷浩以丹,梁秀以赭,是唐末鉴赏之家。”其根据是什么,不得而知。
米芾《好事家帖》中已经提到,在晋贤帖中,有“君倩、唐氏、陈氏之类印”,可以肯定,米芾认为君倩和梁秀是同一个人。他认为所谓的君倩,姓梁名秀(或字秀),字(或名)君倩。

米芾《好事家帖》




不知道米芾的猜测的根据是什么。就因为梁秀的“收阅古书印”与唐末王涯、段浩印记钤在一起,米芾就匆忙地得出结论,认为梁秀是唐末人,不免有些臆断。米芾生性诡黠,言行常出人意料之外,从何处认定君倩就是梁秀,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排斥他主观臆断的成分。无疑,君倩其人尚得另行推考。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褚遂良《右军书记》中收王羲之一帖云:

雨寒,卿各佳不?诸患无赖。カ不ーー,義之问。

在此帖之后,有小字注云“君清”。“清”与“倩”字形相似,左面的偏旁在书写时,特别是连笔书写时,极易混淆。米芾《好事家帖》中“君倩”米芾的写法就极似“君清”。我们可以肯定“君清”当即是“君倩”,完全是因为后来流传刊刻的失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点校本中,将“清”改为“倩”,是准确的。由此不难推断,此君倩是晋之后初唐之前的人。
君倩其人
查询《旧唐书》和《新唐书》,得到了两条史料。
1.《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上《忠义・吕子城传》记载道:

高祖克京师,遣马元规抚慰山南,(吕)子臧坚守不下,元规遣使讽喻之,皆为子臧所杀。及炀帝被弑,高祖又遣其婿薛君倩手诏喻旨,子臧乃为炀帝发丧成礼,而后归国。

2.《新唐书》卷一百九十ー《吕子城传》记載与上一条大体相同,云:

及炀帝已弑,帝更使其婿薛君倩贵诏,言隋所以亡,谕子臧。

至此,所谓的“君倩”,是隋唐之交的薛君倩,他是唐高祖的女婿
那么,这位薛君倩是否就是在显赫的王羲之书帖《快雪时晴帖》中押署的君倩呢?我认为这一点应当是可以肯定的。
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的过程当中,陆续把隋代两都的书画收藏以及窦建德、王世充所获的作品,一律收入内府,后来又收入一些私家藏品。已经知道的就有萧瑀进呈了三十卷,许善心献出三卷,高平县行书佐张某呈上十卷,褚安福进献四卷;得之于杨素的还有二十卷。
如此众多的藏品无疑为驸马身份的薛君倩鉴赏提供了方便,也许就是在鉴赏过程中,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由于他在书画上并没有什么名声,也就为人所忽视了。但是君倩押署者身份的确定起码说明,在禇遂良著录《快雪时晴帖》之前,他已经进入唐内府,成为政府藏品的品鉴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祖皇后窦氏,“善书,学类高祖之书。人不能辨。”
高祖第三子李世民更是喜好书法,并以亲身的行动引导了一场崇王之风,其他诸子也有善书者。无疑,高祖家庭具有浓厚的书法气氛,其婿薛君倩完全有条件在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除此之外,东晋至北宋之间,没有第二个君倩,更没有第二个能像薛君倩这样有押署可能的人。
君倩的其他押署
实际上,留下君倩押署的书迹决非仅仅是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笔者从流传下来的书帖及著录中捡出,有君倩押署者尚有以下几例。
(一)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本王献之《十二月帖》中有“君倩”二字,此二字由于与“氏”(褚遂良)印章相迭,不易认清,故为人所忽视。

《中秋帖》




《中秋帖》君倩押署局部,此帖当是从《十二月帖》临出




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四题此帖云:“下题君倩字,即文不能别白,隐约国老二字可见,带谓之苏氏宝帖,盖出太简参政家耆之故物也。方带无恙,尝刻宝晋斋帖于无为,此帖盖首出,又有河南标题小纸,今不存,其后转入中都贵游家。”
岳珂这段文字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即印文似乎是君倩的,实际上君倩二字上钤盖的印章是“褚氏”印,即褚遂良所押盖的四角章,原本上没有君倩的印章,看十二月帖》的拓本可以清楚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传王献之《中秋帖》墨迹中亦有“君倩”押署。但《中秋帖》帖文全从《十二月帖》中临出,只不过省略了《十ニ月帖》中的第一句“十ニ月割至不”数字,后又缺漏“未复”、“恸理”四字,故人们判定,曾为君倩收藏过的《十ニ月帖》墨迹本,是《中秋帖》的底本。今人多怀疑《中秋帖》为米芾所临。
(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君倩《好事家帖》拓本(《群玉堂帖》),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十也有著录。帖的内容是:

好事家所收帖,有若篆籀者,回视二王,顿有尘意,晋武帝帖也。谢奕云流,混然天成,谢安清迈,真宜批子敬帖尾也。其帖有尾印,多与弊笥所收同。君倩、唐氏、陈氏之类印,玉轴古锦,借故物,希世之珍,不可尽言,恨不能同赏。归即追写数十幅,顿失故步,可笑可笑。

此帖是君倩在李玮府第见晋贤十四帖,归来后致不能同赏的友人的信札。哪几个帖中有“君倩”的押署已不可得知。但从语气来看,似起码包括晋武帝帖、谢奕帖、谢安帖。只是因为这些帖已经失传,无法对证。

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本王献之《十二月帖》有君倩押署




由此可知,薛君倩在当时是一个深爱六朝书法之人,虽然政治上没有留下什么功绩,但可凭借其岳父李渊的势力尽览当时政府的收藏,并在欣赏之余留下自己的名字。从两件留下他名字的作品来看,他的押署均题于作品的左下部,并不起眼,这是否能说明他对二王书迹的珍视呢?从史料记载来看,王羲之书法为唐人所极力推重与李世民的大肆鼓吹有关。实际
上唐高祖的时候,就已经注意于王羲之的书法,君倩多次的押署就能说明这一点。
现存的二王书法摹拓本中有君倩押署的书迹均曾经君倩收藏过,因而“君倩”二字引起了他的注意,但薛君倩在史书上仅被一笔带过,对于其书法活动史书中只字未提,这必为后来的书史研究者所忽略,导致博学涉古的君倩也只能想当然地作推测。
还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戏鸿堂帖》、《三希堂帖》中所收的《快雪时帖》中,都没有刻上“君倩”二字,刻工的无心漏刻(或其他原因)却没想到遗漏了一个历史真实,实是遗憾!没有君倩的押署我们似乎很难明了《快雪时晴帖》等在贞观以前的流传情况。关于《快雪时晴帖》的最早记载是初唐禇遂良的《右军书记》,但只是说明唐时收藏此帖,没有更多的信息。宋君倩《海岳题跋・跋快雪时帖)说得稍微详细一些,此帖唐时曾“赐魏丞相征,故有郑公之后印,又传于褚遂良,故有印”。也就是说,唐时曾经魏征收藏,之后传于褚遂良。褚遂良之后,归于唐内府,这之前的收藏就不可知了。考出“君倩”是唐高祖李渊之婿后我们可以推知,此帖南朝后,经人收藏,又进入初唐御府,经薛君倩鉴赏,之后传入贞观内府,又被赐于魏征。这样此帖流传线索就更加清晰有绪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