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作品为什么进国展少见-卢中南

据了解,中国书协举办的十一届国展4万多件投稿作品中有8016件楷书。入展各类作品620件左右(后有个别存在问题被拿掉),其中楷书入展107件,楷书入展作品约占入展作品的17.26%。41件获奖作品中有7件楷书,获奖楷书作品约占获奖作品的17.07%。楷书入展作品和获奖作品比例相当,换句话说就是差不多五件入展作品中不到一件楷书作品。
目前各种书法展览中楷书作品少行草书作品多,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可是为什么国展中写得好的唐楷寥寥无几,倒成了一个“问题”,唐楷怎么啦?很多人不禁要问,是写的人少?还是唐楷太难写而不愿意写?还是标准太高,“矬子里面拔不出将军”?…… 从总的方面看,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中国书坛楷书创作的“囧”况——相较于行草书创作,楷书创作整体上说还显得相对薄弱而且不均衡,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加剧深了社会大众对楷书特别是唐楷的忽视和误解,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理念,也导致一些创作走向误区,造成了制约当今书坛楷书发展的一个短板。
一、尝试分析问题和原因 从客观上分析,第一个原因:如今大众审美取向已经发生转变。 当代书法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中,转型过程中的显著特征是日新月异,变化太快,信息太多,足令我们几乎“目不暇接”而“不知所措”。历史传统的传承和创新精神的交汇,所形成的全方位辐射不仅拓展了书法家的视野,也使得创作取向多元化、风格多样化。观众的眼光和口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二个原因:楷书入展门槛固然高,唐楷入展的门槛更高。 楷书创作的高度和难度令评委对楷书作品的质量要求已经比较苛刻,尤其对投稿的唐楷作品更是挑剔,以至于很多作者不敢写楷书或唐楷投稿。加上现在的展厅环境宽阔、场面宏大、展墙高耸,作品尺幅不仅高而且更宽,评委对楷书作品近乎竞技式的对比性要求自然更高,更强调获取较强的视觉张力。唐楷就像众目睽睽之下的赤身裸体者,如有不妥,一目了然,自然很难通过专家评委挑剔的眼光和苛刻的评判。
第三个原因:书法专业机构对唐楷的关注力度不够,对唐楷的倡导、挖掘和研究不仅薄弱而且也没有在学术上给予充分的理论认定和价值判断。 对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确实需要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比如: 一种观点是“唐楷无法超越”论。认为唐朝的楷书已登峰造极,已无再发展的可能,是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既然无法超越,也就无须超越,不必徒费气力。 一种观点是“唐楷是过渡阶段”论。这是普遍存在的认识。认为唐楷只是初学打基础的“过渡性”书体,只是“一时性”的应用。许多作者临写了一段时间的楷书,就改换门庭,另辟蹊径,转写其他书体。还有一部分人“不愿写”楷书,把楷书看作是写唐楷,是学生的初学字体,属于“低级小儿科”,不仅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壮夫不为也”。 一种观点是“唐楷法度太强而表现性不强”。认为只要是囿于法度,在个性的表现和张扬方面“艺术基因不多”的楷书(特别是唐楷),都会束缚个性,表现性不强,局限性较大,不利于性情发挥和创新发展。 一种观点是“唐楷需要杂交嫁接”,认为在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换的过程中,楷书实际上已“无用武之地”,唐楷精准的技术性要求“缺乏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思维空间”,纯写唐楷已经无人问津。学楷者应该把目光投向那些民间的、充满情趣的、不受拘束的“非官方”楷书,主张唐楷与魏碑的杂交嫁接,或在楷书中加进篆书、隶书、行草书笔法的运用。
第四个原因:书法教育界乃至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学书先学楷、学楷即唐楷”的狭隘化、简单化理解。 (一)过分强调楷书作为书法学习基础的功能,把楷书的定位只停留在基本功训练的理念上。认为只有写好楷书才是书法的基本功,学习书法必须从唐楷学起。 (二)对楷书定位的不正确判断。直到目前为止,相当多的人认为楷书(实际上认定的是唐楷)是行书的基本功,把楷书附属于行草书之下。认为只有楷书写好了才能写行书、草书。不写好楷书,也写不好行书、草书。 (三)在楷书和唐楷、楷书和馆阁体之间画等号,形成惯性误区: 一种观点认为“不是楷”,认为楷书就是唐楷,只要写的不像唐楷,就说不是楷书。“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看到楷书作品,言必称欧颜柳,习惯于用欧颜柳作为标准来评判好坏高低。 一种观点认为 “不能写”,认为唐楷就是馆阁体,不少学书者“听风就是雨”,唐楷写工整了容易像馆阁体,因此不能写唐楷,害怕“误入歧途”。
其次,从创作者主观心理分析,主要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有些作者难以沉下来静心写唐楷。 一种观点是“绕着写”,认为唐楷既难写又难成功,索性就不写,直接学习魏晋小楷、魏碑或明清小楷。即便是涉足唐楷,宁可写褚、写颜,也不写欧、柳。有一位唐楷写得不错的书友曾坦言,他屡次投稿“国展”,都打了水漂,因此顾虑,如果还是写唐楷,既写不出个性和特色,又难得评委青睐,连国展都入不了,遑论获奖。获不了奖也出不了名,得不着任何利,今后怎么办?谁都不会这么傻,还干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赔本买卖。的确,对于急于入展、得奖、扬名、获利的年轻作者而言,选择唐楷是默默无闻的“持久战”而绝非一展成名的“速决战”。“板凳须坐十年冷”的道理谁都明白,可是要付诸实践,用漫长、难熬的苦功和冷寂作为代价,这是一般人所不愿意接受的。 一种观点是“不敢写”,认为唐楷讲究点画准确精致,结构端庄严谨,法度森严、章法古板、缺少变化、形式单调。把楷书的法度绝对化、难度扩大化,自己提高门槛,设置心理障碍,本应破茧成蝶,却作茧自缚。
以上所分析的种种原因,不难看出:一直以来关于唐楷的分类特点、风格体系、笔法传承、审美标准、教育理念和评选体制等诸多方面没有得到明晰的梳理,不仅存在许多模糊认识,观念上也受到掣肘。以至于一些学楷者分不清、理不顺,临帖没有头绪而产生迷茫。加之缺乏积极引导,许多人对于唐楷学习兴趣减弱,信心丧失,产生畏难情绪,从不了解唐楷到不愿写唐楷、不敢写唐楷,更导致不会写楷书,长此下去,情何以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