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书”“射书”“吼书”…..乱象不断 专家称艺术审美当随时代

摘要:如果缺失了在传统书法艺术这一母体中的孕育,出现当下的性书,吼书、射书﹍﹍就见怪不怪了。

【作者简介】李雅彬,1979年10月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自幼学习书法,至今三十载。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书法大赛、大展,获奖十余项。2016年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笔墨清心》。现为中国林业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

艺术审美当随时代

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石器时代,动物毛皮经过简单撕扯披在身上就是美丽的服饰,相对树叶遮体的远古时代,人类审美开始进入了唤醒时代。步入大唐盛世,华丽多彩的唐装,丰膄的人体,人类审美迎来了多元的繁荣和发展。站在当代审视历史进程,不得不说人类审美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书法艺术是众多艺术中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高雅艺术,其审美符合众多艺术共有的时代性特点。即,艺术审美当随时代。缺乏美感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从艺术美学概念讲,任何称之为艺术的作品都应当给人以美感的表达。

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就是各种艺术作品呈现出的艺术形象之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可以说,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那艺术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在探讨艺术美的本质、寻求艺术美客观的根源时,必须坚持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艺术与客观世界有着密切联系这一原则。也应当承认艺术来自大众,必将服务大众这一事实规律。

一幅艺术作品,足以反映艺术家的学识修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意志、冲动等,也就是物化在艺术形象中的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审美取向。

不被大众所认可的“艺术作品”,至少是在艺术美学上脱离了大众审美,这将是当今艺术界值得普遍反思的问题。

在艺术审美的研究中,必然绕不开继承与创新这个千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按照当代艺术审美标准,书法艺术到底该怎么继承,又怎么创新,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历史地看,继承和创新不论在哪个行业都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艺术界,千年以来一直都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产生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种继承和创新是自然发生的,是随着时代审美的改变而变化的。

因此,书法艺术在长期的继承中必然有所超越或参揉进新时代的审美气息才形成了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是在程式化的修炼中积淀下来的。它不仅是在书写形式上的,更为重要的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延继。

如果缺失了在传统书法艺术这一母体中的孕育,出现当下的性书,吼书、射书﹍﹍就见怪不怪了。

当代审美标准应当符合大众审美,因为艺术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大众。大众审美不需要独避溪径,只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符合当代人审美标准就是创新,古今书法或许有别于形式,但“美”的精神内核却是一脉相承。

简单的讲就是不狂不怪!要经得起历史和时代审美的评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