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家沙孟海:中国书法的未来,最大的可能是坏在“创新”上了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真行草书集》等。是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

《沙孟海论书文集》中,沙孟海先生说:“学习书法,除了取法古人书迹之外,更无其他范本,主要在古人好作品的基础上积累功夫,自然而然,酿成自己的新风格。同学们在学时,第一打好基础,基础越厚越好,一生受用不尽。如我年龄,还在打基础,我不轻易谈创新。”

陆维钊先生有云:“我辈作书,应求从临摹而渐入蜕化,以达到最后之创造。然登高自卑,非经临摹阶段不能创造;临摹对于范本,最要在取其意,兼得其形,撷其精,酌存其貌,庶可自成一家,不为古人所囿。”

但沙孟海先生还说:“又云:“形成了类型风格,便是创造。”并列举中国历史上几种著名的类型风格,如朴茂、飞逸、方峻、圆融、端重、轻健、精妙、静穆、雄厚等等,每项下均列有代表性名作,指出:“从风格中悟到复杂的辩证的趣味之重要”,“美的感觉愈多愈好,如:圆融兼飞逸、质朴;方峻兼清健;秀润兼静穆。美的感觉相反相成……好比一菜多味,多菜各味,如李邕一人能写几种风味,王羲之一种字有几种风味。”

然而“还有许多风格则比较有副作用”,如:“奔放,副作用粗野;苍老,副作用枯萎;质朴,副作用呆木(臃肿);潇洒,副作用浮滑(庸俗);新奇,副作用怪诞;清丽,副作用纤弱。”“副作用要防恶性发展,如:笔力强而至于生硬无情,只求表面的力;装法新而至于违反情理;线条奇而至于装腔作势;循规蹈矩而至于描头画足。””

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是不健康的,将来的书法很可能坏在‘创新’上,这一点是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上了一条不敢想象的道路。

,沙老字象折断的一堆树棍,没有一点柔美。,知名的大书法家,但真看不出好在哪……,真心看不懂沙孟海的字,诚请高手解读一下!,沙老是伟大的,有如此远见卓识,这么早就预料到今天的演变;同时沙老也是极其可悲,就是他亲手培育的第一代学生、研究生,把他的担心变成现实。用各种名目的创新割断或曲解了中国书法的传统。因为它的土壤不是植根于中国古文字学、古汉语、古代书法史的基础上,而接种到西方美学、西方艺术理论与标准上。,你放心,就凭一些丑书影响不了长达数千之久的中国传统书法。翻不起大浪丑书迟早要扫进历史垃圾堆。,创新就是在找出路,一条路走不通再找呗!哪有走回头路的!难道说躺在老祖宗的怀里舒服?,中国书法可能坏在”创新”,也可能死在”守旧”,创新走偏了,自然对书法发展影响是坏的,是负面的:但守成不变自然谈不上发展了。所以,中国书法要想发展,必须要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撇开传统的创新,不是正道,也不会成功的。但也无需对当前书法的乱象,过于忧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正本清源的。,现在书法都用肛门写字啦。这才叫创新字!,不反对创新,但反对那些明明是基本功都不到位,却非要套个创新的马甲来愚弄大众,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是非颠倒,旁人稍有置疑就彼冠以不懂欣赏,没见识…我就不明白:懂书法就是要学会审丑,学会在哪些扭曲的线条中领悟美感?,沙老说的很对,现在写丑书的所谓书法大师打着创新的幌子,就是要把中法引向邪路,已经起到了把中国书法搞毁的坏作用。,射墨,捡到东西往往是在走路不经意的时候,而不是开着挖掘机漫山遍野整天地去探宝。那不叫捡,而是一种犯罪!,书法就是富有精神的汉字,要以汉字为基础,老祖宗留下的汉字,正草篆隶已经很艺术,够美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个性修养,格调高的作品就很成功了,现在看来,所谓创新的人其实在愚弄大众,就是想出名,写不好字就说是创新。标榜自己好收徒卖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