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观点:中小学生楷书和行书应该一起练习

书法观点:中小学生楷书和行书应该一起练习


中小学生书法练习 暑假到了,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比提高孩子的书法水平更重要。建议中小学生楷书行书一起练。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先练好楷书,再练行书。楷书是基础,练不好楷书别练行书。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这一观点会误导很多刚入门的家长和孩子,长期只专心于练习一种楷书。这么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过于专一而放弃了更广阔的天空,反而可能抑制了孩子的发展和对书法的喜爱。

“先练好楷书”这一观点最简单的理论依据是:不会走,那能跑。但现实是:普通孩子一两岁就会走步了,而且只要会走步自己马上就会尝试跑步的。没有哪个家长只因为孩子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不标准,就强迫孩子不去跑步的。

走路姿势不好看以后随时练,只要走路不经常摔倒(能拿笔写出正常汉字)尝试跑两步(练练行书)不会有什么危害的,反而会互相促进。所以“先练楷书,再练行书” 这一观点应该改成:楷书行书可以一起练习。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1、好的楷书如同三军仪仗队的正步,更多是为了展示风采,属于表演性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最终达到这一标准。

欧阳询、柳公权的字就是唐朝书法的皇家仪仗队,他们的一高度当今几乎无人可达。

图片[1]-书法观点:中小学生楷书和行书应该一起练习-好字无忧
图片[2]-书法观点:中小学生楷书和行书应该一起练习-好字无忧
仪仗队的每一步需要严格精确到厘米,这与普通人的走路要求相距甚远。而且按正步走的标准,走路的速度不可能快。

图片[3]-书法观点:中小学生楷书和行书应该一起练习-好字无忧

2、相对于楷书,行书的步伐更灵活快速,也更具有活力和实际意义(快速写出实用而好看的字)。

所以建议家长假期期间,别让孩子把所有学习书法的精力都放在章法森严的楷书上,那就如同让孩子天天军训而不让他们奔跑一样。至少留些时间让孩子练习行书。

书法需要传承但书法也不应被传统思想禁锢住

家长希望孩子天天练正步还是希望孩子多元发展?不言自明。

3、行书的灵活和楷书的法度不冲突。不是非此即彼。

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无论跑得多快,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参加军训,随时走出军人的风采(如果上大学后再练反而更容易达到标准)。

同样练行书不影响练楷书,练行书期间可以随时练楷书,二者是互利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

而且早有科学研究证明:4岁学钢琴和9岁学钢琴的孩子之间最终水平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同样,行书楷书一起练和先练楷书再练行书,不会有本质区别。只是一种家长和老师的选择而已,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

4、生命成长需要从小吸收不同营养,这是大自然发展的规律。

每个孩子都是会走了以后只要有机会就去尝试跑、跳、爬高、跨越等各种不同动作的,这是孩子的天性。同样书法学习也应该让孩子多尝试学习不同风格,只这样更适合孩子的天性。

会走步只是基础,而孩子们的真正的目的是走步之外的各种其他活动,这样的孩子才有乐趣和活力。同样楷书只是基础,楷书之外有更广阔的世界等着孩子去探索。

对于花费大半生甚至一生专注于楷书的人,值得每一个人尊敬,但我们不应该强迫每一个孩子都这么做。

因此觉得过于强调楷书的重要性也是一种思想固化,同样会禁锢书法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书法家可以一生只匠心于一种书体,但作为一个学孩子首先应该多看、多学、多练,品味书法文化本身,而不是把大好时光都拘泥于一种书体的练习上。

所以建议家长不能因为楷书美,或者某些书法名家的楷书美,而让孩子死学一种书法,这样孩子在中小学阶段,会失去体会其它书法之美的机会。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许是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喜爱书法,让传统书法重新焕发青春的最好办法

,因人而宜吧!我练楷书,有一天无意中拿魏碑闲写!结果写了不到一个小时!突然开窍!以前在练楷书时出现的问题都在写魏碑这一会儿想通了,领悟了楷书的要领。而行书写了一段,也是突然想尝试草书!草书写了两天!可以说顿悟!基本上有了方向。感觉提高了一个档次。总之书法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领悟很重要!每次领悟都有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却往往在尝试不同方法时出现!!,很多练楷书太深,过度强调法度,终身跳不出来,我有体会,到了近30岁,通过练魏碑才逐渐走出来!今人学书法确实与古时候不同,孩子也更聪明,方法也更多,各种体验各自体会,由此悟出不同,增加兴趣,练练何防,有道理有道理,我逼着自己写了一年楷书,我也在开始尝试学行书,再写楷书也能回来!但是对于毫无基础的孩子来说,就不可而知了,毕竟写楷书的耐性是非常重要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