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家、篆刻家邓散木1958年精临汉隶《史晨碑》

邓散木(1898-1963),现代书法家、篆刻家。1898年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一足等。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因自署一足、夔,斋馆名有厕简楼,三长两短斋(三长者:篆刻、作诗、书法;两短者:绘画、填词,这是散木先生对自己艺术的评价)。实际上,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带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邓散木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几十年间,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才进早餐,曾手临《说文》十遍,《兰亭》也临过几十遍,去世前几天还在伏案工作。1963年逝世。

邓散木行草书浸淫于二王书系,作品潇洒流利而秀逸,清新圆转而委婉,不激不厉而尽显阴柔之美;于篆隶,师从萧蜕庵,或委婉用帖学笔法,或苍劲用金石笔法,呈豪放苍劲、古朴雄强之气象,创立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草篆;楷书以唐楷为主,兼写北碑,尤精小楷。

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史晨前碑》、《史晨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一六九年)立。隶书。 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称《史晨前碑》,俗称《奏铭》。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称《史晨后碑》。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事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虽前后差大不同,但两碑笔致皆出自一人之手。此碑与《礼器》、《乙瑛》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清万经在《分隶偶存》书中品评此碑书法为“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其品格当在《卒史》(乙瑛碑)、《韩勅》(礼器碑)之右。”方朔评之谓“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碑文几及千字,气象和穆,笔意 遒炼,笔法古朴厚实,为著名汉碑之一。康有为评此碑为虚和类,是在分隶书 体汉碑中具有清秀俊雅风格,笔法至二、三分笔,折笔趋圆,柔和蕴润,为后 世效法之楷则。此碑拓本甚多,仅明初至清中叶就不下百余本,可见称其为 汉碑逸品之语焉不过。

 汉碑以称古意为先。此碑古厚于分隶,如此自然含蓄蕴藉,须“法”、 “意”双璧。近代书法评论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对此碑的评语说:“若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不可及,此种是也。”后世临碑者,多以此碑字数多,规矩端肃,是汉隶中最为杰作之一,视为学写隶书的入门范本。

其临作颇遵史晨 以下是史晨原碑与邓散木先生节临的《史晨碑》(局部)作品对比。原貌,属于精临,点画质量很高,每一笔都很严谨,尤其是收笔处也是小心翼翼,而我们今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收笔草草、虎头蛇尾。临习古人作品,应该多精临,讲求效率,毕竟人生苦短啊!

,笔精墨饱,循规蹈矩,好临本。,现在的所谓“书法家”有几个人能沉下心来认真的临帖,形神俱有,高。,精品,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