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清气图》:老铁画气不画形,吴昌硕画荷作品赏析

回顾中国画演进的历史,我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从汉魏到晚清,首先是人物画得以发展,然后是山水,最后才是花鸟、特别是写意花鸟;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变革与振兴,也首先从人物画开始。为什么花鸟画发展缓慢?这恐怕与它承载的政治、伦理、教育相关的社会职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吴昌硕是晚清写意花鸟画大家,属于大器晚成的一代巨匠。他一生创作实践以花鸟画为主,梅、兰、竹、菊、桂、荷、松、石、牡丹、水仙、瓜果、小鸟都是他善于描写的对象,其中荷属于他常画的题材。这幅《乾坤清气图》是他1910年画的作品,画面上一丛荷花蕴藏着勃勃生机,有红有白,四五张荷叶碧如翠、大如盖,支撑着构图的饱满;莲茎与尖叶三三两两分布其间,有长有短、有聚有散,打破画面荷叶形成圆圈的呆板,几朵莲花静静地在碧叶的掩映下竞放;一丛茨菇、几竿芦苇,增添了画中的灵动,整个画面水墨淋漓、清香四溢,给人一种高雅脱俗的艺术享受。

吴昌硕《乾坤清气图》

吴昌硕一生创作了无数的荷花作品,如《古月》、《乾坤清香图》、《一花一世界》、《惟爱芙蕖消永夏》、《清荷图》、《清香图》、《莲韵图》……不一而足。他笔下的荷叶多数不用勾染,直接以大块的水墨冲撞,水撞墨、墨撞水,形成水墨淋漓的气韵,渲染出荷塘如烟似雾、幽静圣洁的意境;花头或勾勒或点厾,或水墨或泼彩,用笔率真灵动、遒劲苍润,于不经意间表达出老辣古拙的韵味,给观者留下丰富的联想,大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艺术感受。

对于这幅《乾坤清气图》,吴昌硕在画法上先以斗笔蘸浓淡墨,从最前面的一片荷叶画起,先浓后淡,其浓淡关系以笔上所含墨量自然形成,中间不另行蘸墨,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意自然、变化微妙、如同天成。另蘸墨画藏在这片荷叶下的另一片荷叶,画时注意藏和露的关系;然后再另行蘸墨画第一片叶上方的反叶,先以淡墨画反面,后用浓墨画正面,画时注意在正反关系过渡处留下空隙,以免正反关系混同,而影响视觉艺术效果,接着顺势画出两枝荷梗;这片反叶完成之后,依法炮制画出远处的两片荷叶及荷梗,画梗时注意其生长特性,兼顾画面的艺术效果而进行穿插。

《乾坤清气图》荷叶局部

《乾坤清气图》茨菇局部

叶的大致布局完成之后,吴昌硕便根据心中所想,在画面上勾写荷花,荷花一共6朵,一个花蕾、五朵花冠,两白四红,花有正侧俯仰,有全开和半开,均以勾勒法写出,用笔灵活矫健、情舒笔畅。根据画面需要和荷的生长特性,他以浓墨点出花蕊,有聚有散,极存韵致。为了使此幅作品更具生气,吴昌硕在画的中部安排了两组茨菇呈横向构成,以破荷梗竖向线条的单一和呆滞,这两组茨菇的线条虽然总体呈横向,但吴昌硕又根据茨菇的生长习性,将其组织成纵斜兼顾、粗细配搭、浓淡相生、有长有短,的确妙趣横生。他在画面的左下角,还特意画了两片尖叶,用墨极淡,似乎信手而为之,增添了画中情趣。荷梗上疏密相间的墨点,既代表荷梗上的毛刺,又对画面的节奏起到调节的作用,真可谓高手造境,随意而成,巧夺天工!

《乾坤清气图》白荷局部

吴昌硕在画面的左上角,以狂草笔法画了几枝芦苇,看似逸笔草草,实则匠心独运,既描绘了荷塘的生态环境,又填补了左上角空白,所谓画理上的“虚可跑马,密不透风”在此可见一斑。

在设色上,为了画面的古朴典雅,吴昌硕没有过多的使用色彩,只以白粉在红荷花瓣的反面勾出筋络,以淡硃磦点染花瓣,使其先勾之筋络自然显现;最后他在画的左上角题字落款、钤印,一幅《乾坤清气图》就完成了。整幅作品均以浓淡墨泼写而成,构图饱满、形象生动、笔酣墨畅、设色典雅、寓意高古、画风朴实,彰显了吴氏泼墨大写意画法的精神风韵,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乾坤清气图》红荷局部

纵观吴昌硕所画的荷花,为何能做到寓高洁于画境、寄深情于笔端,而又雅俗共赏?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源于对传统大写意技法的挚爱

我国传统的大写意花鸟画的形成,有的说源于徐渭,而有的又说源于八大山人,我认为无论是源于谁,都是传统绘画艺术有序的传承。我查阅了相关的绘画史资料,在徐渭和八大之前就已经有人尝试此种画法。

写意是中国画超越时空的创造,保存并不断加强和显示着它“超以象外”的东方气质,从先秦到隋唐,从隋唐至宋、元、明、清,一脉相传。《历代名画记》中对顾恺之画赞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指的便是写意,它属于文人画的一种形式,更是文人画所蕴含的精神。

相传最早运用写意画法的是唐代王维,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被后人称之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写意鼻祖,揭开了中国写意画法的序幕;五代徐熙以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逸笔草草”,开创了徐氏之“落墨法”;陈淳早年习元代写意之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作品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是一位继沈周、唐伯虎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发展作出贡献的画家;徐渭更是寓狂放不羁于满纸苍润,将写意画推至一个高峰,他能以最精炼的几笔和水墨微妙的变化,表现出物象的神气、形态、质感,同时极富主观意趣和情致,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物我交融的意象;吴昌硕的大写意画法,是对此种画法挚爱的延续。

吴昌硕《荷花图》

二、源于对传统大写意技法的传承

吴昌硕1844年出生于浙江孝丰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跟随其父学习刻印,日子还算安静。1860年前后,太平军与清军在浙西决战,他全家为逃避战乱躲进大山,弟妹先后死于饥饿,他也因此在湖北、安徽一带逃难,一家九口只剩父子两人。

吴昌硕习画的历程,早年受家庭影响而热爱艺术,后经人介绍拜师任伯年,正式踏入传统绘画的学习,在任伯年的传授下学习写意画法,后通过学习接触到了石涛、赵之谦、徐渭、八大山人及“扬州八怪”的作品。从这些疾笔勾勒、水墨晕染、枯笔点厾、墨韵生动、清新不俗、别具一格的作品中,吴昌硕看到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所在,它不但是一种技法,更是一种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在画的内外下足功夫。

吴昌硕《乾坤清气》

在画内,吴昌硕刻苦学习石涛、任伯年的写意技巧,上面这幅《乾坤清气图》是吴昌硕早些年创作的一幅荷花,与他晚年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画中四片荷叶、三朵荷花、几枝芦苇,将荷塘景致一角描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吴昌硕在题款中写道:“拟石涛用笔,未能神似耳”,“未能神似耳”在此是吴氏对自己作品高要求的体现,可以权当一句自谦之词看待,不必深究;不过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传承上所下的功夫,其荷叶用笔上有石涛的笔意,而荷花的勾线和造型又明显地留有任伯年的影子。

除此之外,他还有意识地分析赵之谦以金石入画的创作门道,将任伯年的荷花与赵之谦的荷花进行对比,力求找出二者之间的长处和差距,而形成自己的特点。他不以狭小的视角描绘一花一叶,而是画荷塘的景观,无论构图是饱满还是空灵,都有意地弱化纵深空间,着力表现荷叶、荷花、荷梗的千姿百态,将其提炼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在强化其视觉张力的同时,又极注意传统技法中分割空间的戒律,使其笔下的荷画作品成为“意在象先、趣在法外”理念的载体。

吴昌硕在画荷上形成的鲜明个性,离不开他自身对荷花的亲身观察体验、传承与刻苦。

吴昌硕篆刻作品

三、源于对传统大写意技法的创新

大写意花鸟画的境界,是由画家广博知识的积累和精湛的绘画技巧相互碰撞而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长期、完整的生命过程,从发生、发展再进入高潮,然后日臻化境。这中间不乏即兴与偶然,以及不可预见,但也仍然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吴昌硕自从受任伯年、赵之谦的传授和提携之后,一头扎在自己画风形成的苦苦探索之中。他在画荷的时候,不是“依景就法”,也不是以自己所见所感削足适履,而是以荷所蕴含的哲理,与自己深厚的书法用笔相结合,加以创新。据《吴昌硕年谱》记载:“1873年(30岁),始师从任伯年学习,此时的吴昌硕对书法研究已很深,任伯年注重用笔。当任氏第一次见吴昌硕作画,极细之笔亦悬腕中锋,就赞赏其笔墨功夫,并指点吴昌硕以书法入画为方向。”对此吴昌硕曾题诗表述己意:“以书作画任意为,碎叶枯藤涂满纸。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他画荷花或篆或籀,或行或草;或横涂竖抹,或潇洒自如。例如他画荷梗如写籀篆,勾花朵如写行书;画芦苇则行、草兼而有之,甚至他将篆刻中的布局及厚重的刀味,都融入到他的大写意画法的探索和创新之中。例如下面这幅《墨荷》,纸本水墨,纵143厘米,横72厘米,画幅相当于现在的四尺整纸。

吴昌硕《墨荷》

全画一朵荷花、一个花蕾、两片荷叶、三竿芦苇,占据纸的右半部三分之二的空间,左半部三分之一是一长跋,题诗一首,共十联,诗的开头几句是:“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意,挂壁恍背莓苔屏。白荷花开解禅意,点缀不到红蜻蜓……”,可以说这几句诗既是这幅画意境的诠释,同时也是吴昌硕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写照。

吴昌硕《墨荷》题诗

画面上,吴昌硕以浓淡墨泼写出两片硕大的荷叶,稳住了整幅画的重心,然后在叶的上方用淡墨勾写出一朵盛开的荷花和一个花蕾,用笔飘逸潇洒;他乘势以笔上余墨画出荷梗,枯涩而苍润;几枝芦苇潇潇洒洒地在画中飘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同时隐喻荷如凌波仙子一样,于清风吹拂之中亭亭玉立。整幅作品构图奇绝、墨色苍润、格调高古、清新明快、禅意十足,堪称吴昌硕画荷中的精品。

吴昌硕《墨荷》局部

吴昌硕《墨荷》局部

题画诗为僧诺瞿题荷诗,诗中“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意”,点出了吴昌硕大写意画法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赋予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吴昌硕,“画气不画形”泼墨大写意画法的至高境界!

,笔力堪称第一,构图不如齐白石。,赞的不得了!,传神达意之大家![赞][赞],他很少画鸟的[捂脸],大师喝高啦,转存经典,苦铁道人梅知己!,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