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隋唐——颜真卿

古往今来|隋唐—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1、颜勤礼碑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 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 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 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 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 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2、多宝塔碑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752)四月廿日建

《多宝塔碑》,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3、东方朔画赞

自署天宝十三载(754年)十二月立。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 晋 夏侯湛文,颜真卿楷书,碑阳额为其篆书。碑阴记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额为其隶 书。340×151.6厘米。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碑侧各3行,行30字。 碑在山 东陵县,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碑精拓本鲜见。宋拓本剜凿甚少,损字可辨,碑阳“颉”之“颉”左上与 “颃”字均未损。冬季,河北采访使东平王安禄山为探察颜氏虚实,委派判 官殿中侍御史平冽、监察御史阎宽、李史鱼、右金吾胄曹宋謇等巡按至郡,颜真卿 与之狎游此庙。见其碑文磨损不堪,感叹之余,挥毫依旧文重书,复刊于石,并撰 碑阴记,以抒对东方先生的仰慕之情。镌刻完工时,正值安禄山反叛,石刻被藏匿 土中。十余年后,由别驾吴子晁起立于庙前。由于此碑石质粗劣,随着时间延移剥落增加,碑下部尤甚,很多字几不可 识。有翻刻本,其中亦有精良者。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郭》到《东方》,这短短几年,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和艺术水平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郭》结体端庄秀丽,是颜真卿继承前人的代表。《多宝》则带上了写经体的影子,比起《郭》风格要成熟和突出许多,因为这个碑字小清晰,所以被后人引为学习颜书的入门之选。到了《东方》,风格突兀地变为气势磅礴,峻峭遒劲,被认为是颜体风格初具的代表作。《多宝》是小字,《东方》是大字,他们的风格和原字的大小是紧密相关的,现代影印技术可以无损放大缩小,干扰了读者对原作的认知,所以最好去看看原碑感受一下。

《勤礼》出土较晚,字口清晰,拓印流传广泛,被引为经典的学颜书体。这个碑风格极为突出,但是个人觉得这些风格部分变为缺点也同样突出。

《麻姑》无好拓本,因为本来就是木刻,但是底子极为出色。《中兴》气势无双,然挖凿过甚,有失面目。《李》碑才是我个人觉得的颜体之最!《家庙》显见鲁公气血已衰,可观。

《多宝》和《勤礼》的广泛流传是有原因的,可以从碑帖学、路径依赖等等方面加以阐述。

后人对《东方》评价最为知名的是苏轼:“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自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意良是,非自得于书,易为之言也。”(《仇池笔记》卷下)

鲁公奇崛之处还在于:他的传世书作,一帖一面貌,绝无完全类同之作。所谓颜体风格,是他所有书作的加成,需要后进强闻博识,勤加练习才能一一理解和把握。

所以《东方》的地位大概就这样:承上启下之作,有特色,但是不是最典型的颜书。拓本一般,中阶以上人士可考虑采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下方二维码

图片[1]-古往今来|隋唐——颜真卿-好字无忧
,颜真卿楷书大气磅礴,我已心追手摹多年。,行迹心机!,浩然之气跃然于纸!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