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的书法可以发展那么好,绝对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贡献!

初唐主要以继承晋代书法的劲美为主,同时尊重法度,楷书得到极大的发展。

唐初,政治昌明,国力强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遗法中蜕变出来,而欲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于世。初唐书风最盛,唐太宗以帝王之尊,大力提倡书法,再加上当时社会安定,民生富足,正是发展文化的大好时机,因此书家辈出。唐初楷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钟绍京等,在太宗李世民的带领下,掀起崇王的浪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楷书规范。


图片[1]-初唐的书法可以发展那么好,绝对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的贡献!-好字无忧
虞世南曾受业于隋代智永,继承晋隋书风,宏观美韵,不露锋芒,笔力坚实,外柔内刚,其书法代表作品为《孔子庙堂碑》;欧阳询在此基础上,执猛披锐,以险劲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法度严谨,雄深雅健,以险峭取胜,代表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君碑》《房彦谦碑》等,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褚遂良祖述羲之,以疏朗清逸见长,字清劲秀颖又内含筋骨,在笔法上有新的创造,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碑》《房玄龄碑》等。

薛稷师法褚遂良,在唐初四家中算是后起之秀,其博采众长,用笔纤瘦,作品有《信行禅师碑》等。此四人的书法成为唐初楷书的标准字形,一时被尊为“初唐四大家”,被誉为“翰墨之冠”。唐初以楷书为主流,特点是结构谨严整伤,故后代论书有“唐重间架”之说。安人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唐太宗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上都颇有建树,其首创以行草书人碑,有《晋祠铭》《温泉铭》等传世。他在理论上主张学书法应学其骨力,并亲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称其书尽善尽美,古今第一,还重金收购其书法墨迹。因此上行下效,研习王书成为一时风尚。一个朝代的社会风气,往往受帝王的喜好牵动,唐代书法繁盛自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最高统治者重视书法,并亲自参与书法实践,且设立专门机构培养书学人才,这为初唐乃至以后整个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此外,初唐始专立书学,以书为教。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马宗霜《书林藻鉴》云:“唐之国学凡六,其五日书学,置书学博士,学书日纸幅,是以书为教也。又唐铨选择人之法有四,其三日书,楷法道美者为中程,是以书取士也。以书为教仍于同,以口取士仿于汉,置书博士仿于晋,至专立书学,实自唐始,宜乎终唐之世,书家辈出矣。”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