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法|杨凝式玩结字:妙!学习范本!

黄庭坚所言:“东坡先生云: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 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近世兼二美, 如杨少师之正书行草。 ”而《游宦纪闻》 中曰景度书法在取势意度上习唐书大家欧阳询与颜鲁公,继而进行融会贯通。 杨凝式在笔法上较多的取法于王羲之, 其次是颜真卿和欧阳询, 而在主要为圆融的笔画之外, 在结字的布白向背上景度除了较多地上溯于欧阳询的结字方法以外,还较多的表现出他以意作书的结字方式。

图 8

试看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在结字处理上的一个特点即: 在带有宝盖头的字中, 他大多将宝盖头与字的下面部分拉开一定的距离, 在当时唐楷森严的法度规制下造就一种空泛活泼的结字形象。 如《九成宫》中有些“宫”字的写法(如图 8) , 另外还有诸多在结构上取法相似的字。 但是并没有因距离的拉开而使字体结构松散。因为欧阳询把宝盖头上的点画与下面“口” 的距离拉近了。 欧阳询在结字安排上的这一远一近, 使字态放纵自如、 疏密得宜。

图 9

《韭花帖》中汲取了欧阳询书法的结字。 观《韭花帖》 中的“寝、 实、 察” 字的结字(如图 9) , 可以发现这一规律,即为杨凝式果敢的从欧阳询处取其上疏下密的结字方法。他将单个字中存在的空疏感与整篇书作的宽朗章法相协调。

图 10

另外《韭花帖》中除了欹侧取势的字外, 也有较为端正稳定的字构。 特别是“简” ,门字框的方正外形与欧书中的“阙、 阁、 润” 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图 10) 。 还有《韭花帖》 中带有“月 ” 字结构的字如: “肥、 腹、 月 ” 字与《九成宫》 中“月 ” 字等在结字外形上都取挺立方正的形态(如图 11) 。 足以见杨凝式在笔法上虽然取一些圆润的笔意,但是结字上皆在于欧阳询的方正中, 布白向背都得到了欧书的精髓。 圆融的笔画与方正的结字组合在一起,方圆结合, 在内即不缺丰硕, 而外也不乏骨力。

图 11

杨凝式除了在结字上对欧书的吸取之外,更多地表现出了他在奇诡立异的艺术思想的指引下形成的书法风貌, 这体现在结字上的空间分割的多变。 董其昌言“杨少师《韭花帖》 略带行体, 萧散有致, 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 故是少师佳处。 ”杨凝式在结字上有一些巧妙的穿插揖让的技巧。

如第一处: “谓” 字在左右结构的处理上是比较紧凑的, 但是最后一部分“月 ” 书写的比较偏离字的其他部分,使得该字疏密得当。 “羞” 字(如图 12) 中通过中间一撇的分割, 使得下半部分的左右分布一疏一密, 避让开来,这个撇画的穿插妙处就在于此。 然而在这看似不够端正的结字中, 杨凝式通过最后几笔的平稳书写还是极力使该字保持了平衡。 第二处: 如两个同样是左右结构的字在空间安排上却完全相反,“伏” 字(如图 12) 较为疏朗空阔, “惟” 字(如图 12)左右结构的处理却比较紧凑。 第三处: 《韭花帖》 “腹” 及“肌” 字中, 可以发现对“月 ” 字旁的特殊处理。

图 12

一般偏旁部分在空间占位上会较窄小。 而杨凝式却反其道而用之,“腹” 和“肌” 二字的“月 ” 字旁在他的空间安排下明显了些, 且笔画也变的粗重了。 继而他把“腹” 的右半部分“复” 及“肌” 的右半部分“几” 在空间上的占位缩窄了,这样对结字的空间做如此的安排显得字字恬静自然。第四处: 如“修” 字(如图 12) 的单人旁, 在杨凝式笔下也表现出了重重的两笔。而他又随着书写时情感的激荡随势生发, 迅捷的思维下, 把“修” 中间部分的一竖表现的瘦劲有力。 浑厚的单人旁并没有在空间结字上使整个字重心偏左, 而是通过中部及右部分的布阵,重新使得整个字又恢复了左右协调的安排。

综上所述,杨凝式在这不动不燥的书写状态下却显现了他在结字上的奇逸变化和丰富的艺术情感。 他逾越了传统的结字处理规则, 勇敢智慧的做之颠覆。 彰显了他不囿于行楷书既有的结字范式,处处欲求其变的艺术思想高度。 在这些疏于密、 正与欹、 穿插与揖让、端稳平齐与错落参差、 尚古与自构等的结字空间中, 皆呈现出自然天成, 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这些正是杨凝式非凡写意化结字的充分体现,也是他的书法艺术能在千百年后永葆生机的保证。 其在书法艺术的探索上高瞻远瞩, 惊人的逾越了二王和鲁公这两坐巍峨的书法高峰, 成就了充溢着鲜活表意化结字的书法艺术。

高清放大单字!拿去写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