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韭花帖》到底何实力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比?

在浩瀚漫长的中国书法历史上,有一个人,他天赋异禀,个性独特,写得一手漂亮的行书字。这个人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在整个书法史上,他却起着承上启下,开启后世万代书风的重要作用。他就是五代时期的书法家杨凝式。

杨凝式是笔者目前唯一能找到的一位杨姓本家的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唐末,成长于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由唐法至宋意逐步演进而出现的一位挑大梁的关键性人物。杨凝式破除了唐人尚法、专注于楷书的传统,而把书法的重心逐渐向行书、草书方面挪移,为后来的宋人尚意书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杨凝式,就不会有宋四家的卓然成就。杨凝式是中国书法史上倡导个性表达的第一人,算得上是真正的书法转折点——当然,王羲之、颜真卿的行书中也有个性抒写的成份,但他们更多的是在一种“法度体制”的约束下完成的很有限的表达,没有能够像杨凝士那样完全放开手脚。真正的纯个性表达,是从杨凝式开始的。

杨凝式做了大半辈子大官,但上天让他留给后世的却偏偏是一件反映他在洛阳挨饿生活的书法名作《韭花帖》当大官还挨饿,说明杨凝式不是贪官。那么清官就得挨饿吗?当然也不至于。大官杨凝式挨饿,又是因为什么呢?

《韭花帖》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清曾协均《题韭花帖》:“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议也。”

可见的字迹是毛笔运笔的外在形态,隐含在点画之内的毛笔运行轨迹

自隶书诞生以来,笔法的摆动就成为一种新的创造,一波三折的点画造型就成为承载情感变化的重要载体。

《韭花帖》,其实就是一封感谢信。当时,杨家正在挨饿,有人送来一些救命食物,杨凝式特写此信表示感谢。由于是深情感激,所以措辞恳挚而得体,书法精致而用心并留传后世,成为千古名帖。从这封信的语气看,救济杨家的这个人地位高,因为陈述中流露出谦敬之意。而且信尾连用三个“状”字,更说明此人是位大官,不是杨凝式的平常朋友。

五代时期,王朝无不短命。杨凝式生于873年,卒于954年,历经唐至后周六朝,基本都在做官。他在唐代任秘书郎,后梁官至吏部考功员外郎,后唐官至兵部侍郎,而自后晋之末直到后周,“朝廷皆以元老大臣优礼之”。从这样的履历中,似乎看不出他家还会断炊挨饿的境遇。然而,他确确实实是挨过几年饿的。他之挨饿,是在“汉奸皇帝”石敬塘当政期间。

石敬塘为夺取妻弟手中的后唐政权,向契丹借兵几十万,代价是将幽云十六州让给契丹。他一上台,就任命杨凝式为太子宾客。此时,杨凝式63岁,他却提出了辞职,朝廷只得让他以礼部尚书名义退休。就这样,一贫如洗的杨凝式带着家人回到洛阳苦熬岁月。

天冷了,家人穿不上棉衣。有朋友路过洛阳,送给杨凝式绵五十两、绢百端,杨凝式却“其家虽号寒啼饥,而凝式不屑屑也”,把这些救命的衣物全都捐给了佛寺。洛阳是后晋的陪都,时称西京。西京留守见杨家陷入绝境,“乃自制衣给米遗之”。当时,杨凝式就是靠着朋友的接济过日子,这与《韭花帖》反映的情形完全吻合。他写这封“感谢信”时,正值阴历七月青黄不接之际,挨饿更属正常。

挨饿受冻的苦日子,杨家一直过了将近十年。石敬塘在位近八年,他死后其儿子宣布废除与契丹的屈辱关系,契丹皇帝随即挥军南下,灭掉了后晋,并将皇室人员全部掳走。后晋将亡之际,宰相桑维翰力促杨凝式复出,这才结束了杨家的“十年饥困”。

“十年饥困”期间,杨凝式不仅留下了书艺绝伦的《韭花帖》,还在洛阳创作了众多深受民众欢迎的“壁书”书法——这是他在洛阳最为知名的行为。

杨凝式作书笔迹遒放,受欧阳询、颜真卿影响甚深,并加以纵逸,终于成为大家。他“既久居洛,多邀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硕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率宝护之”。其所题写,或真或草,不可原诘,而论者谓其书“自颜平原后,一人而已”。

每次到洛阳,我总会不自觉地四处张望,希望能在哪座旧寺庙的墙上,或是哪个不起眼的角落,偶然发现杨凝式留下的书迹。虽然,我知道这肯定是徒劳的,可我就是这样固执。每次来,那个寻“杨”之梦都要重新做上一次,因为杨凝式的气节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退色。

好在,他的《韭花帖》是不朽的。据此,我们和他对话的机会还是不少。

杨凝式是一个有志节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宁愿选择贫穷困顿,也不让品格和良心蒙受尘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忘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条古训,不该忘记像杨凝式这样的大义君子,而不是只记住他的书法。

,这能比吗?,我感觉比兰亭序略胜一筹,所以黄庭坚才会吟出那首诗!,就現在寫這字的大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