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脉·魏唐间的过渡人:痴僧智永

从前有座山,叫云门山。山上有座庙,叫永欣寺。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就是智永。

这智永不是一般的和尚,他是中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也是中华书脉的重要传承人,“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我们都知道,书法这东西自魏晋以来可以说是一个人脸面的象征,以智永这个书法水平和出身,要是有心出去混一混,那估计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可智永偏偏没通这一窍,权力财色皆不要,一股脑地出家做和尚去了。其所思所想,着实令我等凡夫俗子费解万分。

智永禅师

智永和尚家世显赫,那么他为什么一心想出家呢?要想知道切实原因,我们还得去到智永所处的那个历史大环境中去看一看。

我们刚说了,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也就是王羲之孙子的孙子的孙子。据说俗名叫王法极。据考证,智永和尚这一生历经了梁、陈、隋三朝,享年近百岁,也算是个有福的和尚了。智永选择出家基于两个历史原因:其一是智永一生处在朝代的更迭之中,自年少时,国家便动乱不安,起义之事此起彼伏。琅琊王氏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名门大族,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首要打击对象。智永为避祸乱,选择遁入空门;第二个原因是智永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当时的皇帝梁武帝大力推崇佛教,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佛教的影响之下。出家,那也是时代潮流的一种。智永一想,我身为名门之后,更应该以身作则,践行潮流。于是果断地选择了出家。

智永出家的地方,正是王羲之终老所在之地会稽(浙江绍兴)那里的著名古刹永欣寺(又名云门寺)。这个寺不是一般的寺,据说此寺正是王羲之晚年的旧宅,不知道何时改为了寺院。据《会稽志》记载,因为智永和其兄惠欣都在这座寺出家,这两个人很了不起,都在佛学的传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梁武帝为作表彰,特地从他俩的名字里各择了一个字,赐名为“永欣寺”。

如今的云门寺(永欣寺)

永欣寺风景秀丽,远离战祸,智永在这里找到了内心向往的一片宁静之地。他这个人呢,当俗家子弟的时候就没什么爱好,除了写字,还是写字。到了这种佛门清静之地,就更能够六根清净地潜心到他最爱的书法中去了。当时永欣寺上有一座书阁,安静清幽。智永往上面一待就舍不得离去,寺里长老疼爱他,干脆把这座书阁拨给他做卧室。

据说当时“书圣”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代代相传,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智永这里。智永爱若珍宝,每日在阁楼中闲来无事,就对着它临摹研习,因此书法深得其祖王羲之精髓。王羲之旧时将用废的毛笔堆笔成山,到了智永这里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智永练字用功极苦,用坏的毛笔他都扔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下来,就堆满了十大篓。智永一看这么多用坏的笔,自己都被自己这种用功感动了,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十篓笔头,称为“退笔冢”。想来林妹妹葬花,怕是都要认智永大师为鼻祖呢。

随着废毛笔的不断埋葬,智永的书法亦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他虽然人在永欣寺,大门也不出二门也不迈,但是他的书名还是很快就传遍天下,慕名前来请他写字的人排队可饶会稽一周,连寺里的门槛都踩坏了。智永一看这不得了,赶紧找来铁皮包门槛,后人笑称“铁门槛”。后来这“铁门槛”和“退笔冢”都被传为书坛上的佳话,和张芝的“洗墨池”交相辉映,成为千古美谈。智永大师的传奇程度,也因为这些轶事佳话达到五颗星。自此盛名不衰。

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使得智永终于跻身于一流书法大家之列。智永在中华书脉的传承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链,据闻,王献之的外甥羊欣传二王笔法于王僧虔,王僧虔又传萧子云。这个萧子云呢,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九子,从身份上来说也是个皇亲贵胄了。南朝梁萧氏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萧子云作为当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自小就聪慧勤学,十二岁封新浦县侯时候,自己给自己写了一道任命诏书,文采昭然。二十岁就开始撰写《晋书》,历经6年完成,共一百多卷。因为天生性情闲散,并不留心仕途,三十岁才开始做官,担任秘书郎,没多久又升为太子舍人,撰写有《东宫新记》。后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晋安王府文学、司徒、主簿和吏部长史兼侍中等职。发生了侯景之乱后萧子云逃入民间。最终饿死在显云寺僧房。一代皇亲贵胄,落得如此下场,可谓晚景凄凉。

萧子云(487年-549年)

书法上,萧子云擅长草书与隶书,笔法上效仿钟、王而又有所新变,被梁武帝赞为“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度(东汉草书家),美过崔实,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书名远扬,为时人所效仿。其代表书迹有《舜问帖》、《国氏帖》等。

《舜问帖》局部

《国氏帖》局部

据记载,智永从小向萧子云学习书法,习得二王书脉精髓。后来,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编纂《千字文》,萧子云奉诏对编好的《千字文》进行摹写。智永作为萧子云的爱徒,也一起加入到这件工作中来。宫廷内府的藏书阁多收藏王羲之真迹,智永除了给师父打下手以外,就是泡在藏书阁里研习二王真迹,书艺也随之大进。再加上他手里有天下最牛行书《兰亭序》的真迹,日日临摹学习,已得王羲之八九分神韵。

智永往下,其书法主要传于三人,分别是智果、辨才和虞世南。这三人都是他的得意弟子。这智果和辨才二人都是智永在永欣寺时所收,师徒三个人都是做和尚的。智果诸体皆善,晚年书法练至炉火纯青,颇有王羲之的风采,隋炀帝杨广就曾赞智永、智果师徒二人:“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听说杨广因为爱极了智果书法,还曾下令召他入朝写书。但智果一想,我是出家人啊,怎么还能去当官呢?就果断地拒绝了他。杨广大怒,将其囚于江都,后来才得到宽释。

辨才和尚是智永的另一佛门弟子,也是深受智永喜爱的一个。智永喜欢他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临死前把先祖王羲之留下的十分珍贵的《兰亭序》手稿都传给了他。辨才对这件书作十分爱护。为了防止它损坏,还专门爬到房梁上挖了一个洞把《兰亭序》的手稿藏了进去。但是这辨才也是倒霉,偏巧和王羲之的“骨灰级迷弟”唐太宗李世民碰到了一个时代上。太宗可谓是个疯狂的“追星族”了,自打迷上了王羲之,就满天下地重金收购王羲之的所有书帖。而《兰亭序》作为羲之书作中最具盛名的一件,太宗当然不肯轻易错过。他废了千辛万苦才打探到《兰亭序》在辨才和尚手里,赶紧召辨才进宫。但是这辨才受老师智永所托保管《兰亭序》真迹,哪肯轻易吐露下落?唐太宗苦询无果,只能放他回去。后来太宗手下的监察御史萧翼使个手段,扮成寻常书生去结交辨才,与他谈书论经。两人一见如故,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辨才视他如知己,便将《兰亭序》从房梁上取下来,与他一同欣赏钻研。后边的剧情不用多说大家都猜到了,萧翼偷走了王羲之这件《兰亭序》真迹交给了太宗。后《兰亭序》便一直在太宗手中,太宗爱之胜过爱自己的后宫佳丽三千,临终都不忘下令让此书随自己入葬。曾成就了一代书家智永的千古行书《兰亭序》至此再不见天日。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智永的最后一个爱徒就是虞世南了。虞世南是智永在这几个徒弟中唯一一个在朝为官的,他不仅为官,并且官当得很大,深受太宗的信赖。虞世南得智永真传,字体温婉俊逸,写得格外有王羲之之风,受到太宗的大力推崇。太宗还令他临摹《兰亭序》真迹。其所留《兰亭序》摹本为多版《兰亭》中极具影响力的一本。而虞世南将从老师智永那里学到的笔法又传授给陆柬之,陆柬之又传陆彦远,辗转到了张旭、颜真卿等人。在由晋至唐的这条书脉中,智永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者。虽然智永本身没有多少作品传世,但是其影响却是经久不衰的。

智永曾传“永字八法” (侧、勒、弩、趯、策、掠、啄、磔)于后世,从而为后世确立了楷书的基本法则。据闻,这“永字八法”原是“书圣”王羲之总结的学书妙法。王羲之曾花了几年时间,专门研究这个“永”字的写法。他认为,这个“永”字中具备了中国书法笔画的大体,写好了“永”字,基本上就等同于写好了所有的字。流芳千古的《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永”。这开篇一个字写得绝妙,后面也就自然而然如有神助。智永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解读,就成了我们今日所见的“永字八法”。当然,书学界亦有争议,说“永字八法”为草圣张旭所创。究竟哪种说法是确实可信的,我们无法下定论,但此法作为学习书法的重要方法,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书者。

永字八法

智永如今传世的少数作品中,尤以《真草千字文》绝妙。智永晚年,除了把王羲之的字帖临得烂熟以外,还尤其钟爱书写《千字文》。听说智永晚年的时候在阁楼上一写就是数年,中间未曾出门。共以真、草两种书体写了一千多本,他从中选出最满意的八百本,分送给当时江浙一带的各个寺院。他所写《千字文》笔力纵横,气韵飞坮,颇得王右军之神采,又参以钟繇笔韵,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却不乏意趣。此《真草千字文》是智永于书法的一件创作,既便于学书者释读草字,又能让人同时欣赏他两种体裁的书法,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直到如今,智永的《千字文》墨迹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广受书法爱好者喜爱。

厉害的是,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不仅在我国一直产生着巨大影响,甚至还一竿子影响到了日本。据说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在唐代时就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日本,在日本轰动一时,对日本书道的发展影响颇深。传世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共有两本。一本就是传入日本的墨迹本,另一本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

《真草千字文》局部

智永生活在一个由晋及唐的过渡时代。在他的面前,横着二王这样两座高峰;而他的背后,又是唐代那些辉煌灿烂的书法大家。但是智永作为一个传承者,他在书坛上的光彩从未因此而黯淡。他所留给后世的《真草千字文》和“永字八法”,直到现在仍是书法学习的教材与规范。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惊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1)”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