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唯一传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真迹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太原,山西省的省会,在唐代的时候,被誉为是“北都”,地位仅次于都城长安。太原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都仰赖于唐太宗李世民对太原的青睐,李世民和他的父亲李渊就是在太原起兵攻破长安而夺取的天下,那个时候的李世民,被人们称作是“太原公子”。

晋祠公园 李世民龙兴晋阳雕塑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正好是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道,全国大范围爆发了农民起义,活动于蒙古地区的突厥乘机南下。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前往镇压起义军,当时太原是山西河东地区的首府,李世民便随着父亲来到了太原,当时李世民年仅16岁,他在太原度过了两年美好的时光,人称太原公子。

太原汾河美景

李世民在太原期间,隋朝越加腐败,起义军不断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李渊镇压起义军已经筋疲力竭,而此时突厥大军来犯,李渊对抗突厥的战役中落败,隋炀帝派特使来问罪,再加上“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出现后,李渊也受到了隋炀帝的猜疑……种种因素之下,李渊、李世民父子决定起兵,推翻隋朝的统治,经过半年的征战,李家父子攻克长安,建立了唐朝,几年之后,唐朝稳定,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山西太原晋祠(也叫唐叔虞祠)

据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起兵之前,曾在唐叔虞(晋国的开国国君)祠祈求护佑,果不其然,第二年攻破长安,建立唐王朝。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率群臣参观晋祠,当时48岁的唐太宗,遥想起18岁起兵,发迹神祠,感慨万千,于是在晋祠亲笔提写下了《晋祠之铭并序》以报神恩,这块石碑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行书碑,也是目前唯一传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碑刻,素有中国第一通行书大碑之称,是媲美于《兰亭序》的艺术瑰宝。

唐太宗李世民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

唐碑全文1203个字,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歌颂了唐叔虞的治国政策,提出“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没有亲属的辅佐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第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晋祠的山光水色,建筑的宏伟高大,文采飞扬,引人入胜。“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读来使人动情,令人陶醉。

晋祠美景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说明他的父亲是顺天地民心,统一了中国,但是“克昌洪业,实赖神功”,因此刻石立碑,以报神恩。

第四:期望唐叔虞继续保佑大唐千秋永固。

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笃好王羲之的书法,并以重金购募天下王羲之的真迹,用来观瞻和学习,太宗《论书》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从《晋祠之铭并序》来看,他的书法飞逸洒脱、骨骼雄奇、笔力遒劲,直接承续了王体的风格和神韵,全篇38个“之”字形态无一雷同。自碑成之日起,人们争先拓摹,观赏临帖,历久不衰。

清朝复制新碑

到了清初,碑体下方开始剥落,很多字迹模糊不清,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太原知县周宽与晋祠名书法家杨二酉用重金购买早期的完整拓片,请擅长书法的杨堉摹钩旧拓上石,刻成新碑,如今两通碑比肩而立于晋祠的“贞观宝翰”亭内,共同经历着春去秋来。

但凡来到晋祠的游客,都会去贞观宝瀚亭内一睹它的风采!

,门上锁,不让看啊!,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