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兰亭序临摹本有千余种,为什么冯承素的神龙本书法价值最高?

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后,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临摹兰亭序很多本,赏赐给大臣观摩。

估计就是唐太宗的这次“分享”,临摹兰亭序的人越来越多,出名的不出名的兰亭序临摹本不下千余种。

在这千余本兰亭序的临摹本中,为什么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价值最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临摹”这个词。

临和摹的意思是不一样。临,是指把字帖放一边,对照着写。摹,是指用一张半透明的纸(一般含腊,为防止洇墨损坏字帖)蒙在字帖上描。

你从这两种方法上,基本也可以判定出“临”容易失真,“摹”更接近原作。临摹过程,会加入自己的创作成分,而“摹”这种现象会少很多。

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

问题就出在这,我们想看到最接近王羲之原作的兰亭序,而不是又经过第二次创作,失去原味的兰亭序。

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的书法价值就体现在这。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原因,冯承素看到过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照着真东西临摹,才有可能最接近真迹。

后期的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大多是照着临本临摹的,那种失真度可想而知。

第二个原因,冯承素本身就是一个很厉害书法家,又是唐太宗御用拓书手。这属于“专业对口”。经过冯承素这样的高手临摹的兰亭序,其准确度是相当高的。

像这种破锋状态,冯承素也是依照原样临摹

冯承素临摹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书法功力确实不负众望。

冯承素用的是双钩填墨的技法临摹,先勾勒出字的边线,再一丝一丝用墨填实,冯承素精细到,连王羲之的破锋、飞白等等这些精细到细丝的笔画,都细细勾勒出来,达到入神的地步。

尽可能地保持了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原貌,这就是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书法价值最高的原因。

这些小细节不是纸张磨损,而是原貌

结束语:

当然了,其他书法家临写的兰亭序也是有书法价值的。但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是最接近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原貌的临摹本,而不是又经过书法家二次创作的兰亭序。

可惜了,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看不见了,尽管冯承素已经把它临摹得出神入化,但只能是接近。

原创作者:墨虫

,冯氏兰亭序为啥成为后人争相临写的标的,一是皇帝推崇,二是冯氏兰亭序如同俊而不贵的少妇,人们只看到字的表象美。如果书者能认真把它与圣教序前半部分做个比较,就会发现,圣人伟大的行书是圣教序,而不是兰亭序,因为圣教序出了外表美,骨子里包含贵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