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虹县帖》,字字虽宋字,笔笔且晋韵

书法自晋初至宋代,己有二大变化,即晋尚风韵,唐重法度。发展到宋代,逐渐倾向于韵趣,开始破格,体势变化豪放不拘。但宋代的书体,仍受唐代的影响,蔡襄和苏轼、黄庭坚、米芾一样,都受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体影响,而以蔡襄最为突出。
但他们又越过唐代,追溯魏晋书源,因此蔡襄书风,极有晋唐风范,不只“ 形似” ,且讲究“ 神似” 。唐人书重法度,在楷书上表现最为突出和明显,强调规范严谨,明确大方,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庄严之感,这就要求用笔和结构的统一。
作品欣赏


▲蔡襄《虹县帖》尺牍,纸本,
31.3 x 42.3cm,1051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襄启:近曾明仲及陈襄处奉手教两通,伏审动静安康,门中各 佳,喜慰喜慰!至虹县,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 陆计,至宿州,然道途劳顿,不可胜言。尚为说者云:渠水当有涯, 计亦不出一二日。或有水,即假轻舟径来;即无水,便就驿道,至 都乃有期耳。闽吴大屏皆新除,想当磐留少时。久处京尘,无乃有 倦游之意耶?路中诚可防虞,民饥鲜食,流移东方,然在处州县, 须假卫送,老幼并平善。秋凉,伏惟爱重,不宣。襄顿首。郎中尊 兄足下。谨空。八月廿三日,宿州。


细节放大图



蔡襄的楷书,笔法、结构上仍遵循唐制,其主要原因是受颇真卿及唐代各名家的影响,他的书体处处流露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也等人的笔意及神态。




如蔡襄的书作《万安桥记》、《跋颜真卿告身》,《昼锦堂记》等,用笔方正,一点一画、一笔一捺,均按“永”字八法,极有法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晋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一改汉魏的质朴形成了妍美清润、神逸奇竣的书风


蔡襄学“二王” 一丝不苟,咄咄逼真,其用笔内恹而收敛,外拓而开廓,笔力含蓄而刚健,外观流畅而峻美。颇得晋人风采,字字虽宋字,笔笔且晋韵。


他临摹的二王诸帖,纤发具备,能以假乱真。难怪明代汪砢玉曾感叹“书法之变至宋极矣,然君谟尚有晋唐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