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评古今人物之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附唯一高清书法全集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前言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影响中国文坛千年的大文豪,大词人,为万世敬仰。

真才子真性情

苏轼姓名中的“轼”为车帮子,其父苏辙,取此名意在让其收敛锋芒,谨慎低调。

然而事实上,事与愿违,苏轼却是好发议论,品评时政。

也因此使自己一生命途坎坷曲折,历经千辛万苦和人生风雨磨难。

苏轼天赋异禀,少年成名,深得欧阳修赏识。很早便通过科举考试,名闻天下。

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那是一个没有工资的工作。

所以在黄州的苏轼,当时真是家徒四壁,生活十分窘迫。

因为他是一个俸禄所得,随手辄尽,身无分文的月光族。

到了不得不自己动手,开荒种地,才能丰衣足食地步。

因他耕垄东坡,所以世称东坡先生。

此时他早已不在庙堂之高,而是处在十分底层的江湖之远。

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一蹶不振,一味抱怨,而是广交天下朋友,无论贫贱富贵。

在当时的宋朝,苏轼的朋友圈,他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人物。

共同得到了农夫和士大夫的共同认可,他自己也曾说是。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百姓乞丐。

特别是在王安石两次罢相退出江湖,归隐居田园后。

仍专程前往江宁拜访之前给自己穿小鞋的那个老领导。

如此不计前嫌,也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真可谓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真性情也,这才是大家气度。

千古风流人物

神宗去世后,哲宗即位,苏轼也随之复出,官居三品大员。

又因于司马光政见不合,连上四道奏章,请求外任。

于1089年,朝廷终于批准苏轼的请求,外任杭州。

发现西湖水草泛滥,已不再是当年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和“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他决心整治西湖,建设了有名的苏堤。

这算是他在地方执政最有名的政绩。

既拯救了西湖,也成就了自己,传为美谈。

还有就是在他的发妻王夫人死后十年,一天梦里梦到她,感慨万千,泪如泉涌。

此时的苏轼,已不是当年的天才少年。

而是一个在宦海沉浮多年“尘满面,鬓如霜”的沧桑老腊肉。

所以,他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虽然整治风浪不断,幸运的就是苏轼弟和妻贤子孝,足以慰藉他的心灵和生命。

与他弟弟苏辙也是情谊深厚,一曲水调歌头,“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句一出,绝唱四海神州千古江山,所有写中秋团圆的词,也为之黯然失色。

一贬再贬直至晚年到死

苏轼作为旧党,为朝廷排挤,虽年至花甲。

从南向北,一贬再贬,到广州直至海南岛。

海南岛此时可是,食无肉,居无所,冬无碳,并无药。

那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可以想见他是如何艰难度日。

此时的大宋王朝,已是危机四伏。

因为徽宗赵佶即将登台,不过数十年后,北宋王朝便将灰飞烟灭。

但他却丝毫不以为意,而是极端的乐观。

我们喜欢苏轼,绝不仅仅只是因其能书善文,名词佳作频频。

而是他那颗历尽沧桑,特别善于苦中作乐,仍然豁达大度,乐观真实的赤子之心。

就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就是为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声音。

穿越千年历史和沧桑巨变,仍然能够感动到你的原因。

此附苏轼书法作品全集,以享诸君。

苏轼—《赤壁赋》全

苏轼—《新岁展庆帖》全

苏轼—《寒食帖》全

苏轼—《春中帖》全

苏轼—《次辩才韵帖》全

苏轼—《洞庭湖春色赋》全

苏轼—《渡海帖》全

苏轼—《李白仙诗卷》全

苏轼—《题王冼诗帖》全

苏轼—《乌云诗帖》全

苏轼—《治平帖》全

结语

个人认为,还是哪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最能生动传神地反映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来兮,人生天地间,总是要离开。

归去,归去。

正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无牵挂。

,我也喜欢苏轼,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