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蔡襄,忠言直谏才是谏臣风采

自古以来对大臣一直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敢于忠言直谏,不畏权贵,正直刚正的大臣,总会让人十分敬佩。而北宋的蔡襄便是这样一位不畏权贵,正直刚正的谏臣。

蔡襄画像

天圣八年,19岁的蔡襄考中了进士,不久后就被调任为西京留守推官,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为弹劾宰相吕夷简获罪,被贬至饶州。欧阳修,余靖等人,连番上阵为范仲淹求情,但是却接连被贬出京城。这个时候的蔡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留守推官,他在朝中既没有资历,又没有背景,却站了出来为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仗义执言,严词斥责诬陷范仲淹的官吏,蔡襄的名声在京城中传开了。

庆历三年,蔡襄得到了宋仁宗的提拔,被调往了知谏院担任谏官,和欧阳修是同僚。这给了蔡襄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担任谏官的期间,蔡襄总是直言上谏,多次抨击时政弊病。北宋是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走出来的,虽然国家到了宋仁宗时期已经逐渐发展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国家始终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中,很多百姓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蔡襄画像

蔡襄虽然在朝中为官,但是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环境,他深知还有很多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蔡襄便写了一封奏折上报给宋仁宗,他直接在奏折中指出,如今朝廷积贫积弱,社会仍处于百废待兴之中,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这其实都是人事不修产生的后果。蔡襄认为,宋仁宗应该做一个深刻的自我反省,更加勤政务实,为朝廷百官树立榜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北宋朝廷积贫积弱的现状,这封奏折一递上去,立刻引起了朝野轰动,不少大臣等着看宋仁宗处罚蔡襄,然而奇怪的是过去很久,宋仁宗始终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宋仁宗信奉佛教,有一年,开宝寺发生了一场火灾,寺庙中的很多建筑都被大火焚毁了,其中就有一座供奉着舍利的佛塔。宋仁宗得知消息后,便命人将佛塔送入宫,进行供奉,还准备拨出一笔财政预算,来重新修复佛塔,大臣们都十分赞同宋仁宗的决定,认为他十分的仁慈。结果蔡襄又站了出来,他直接上奏对宋仁宗说道,如果舍利真有灵性,为什么发生大火的时候,却连自己的佛塔都保护不住,现在皇上却想要重新修建佛塔,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对国家不利。

蔡襄还说道,朝中有很多大臣,根本就不务实,身在其位,不办其事,反而将精力花费在吃斋念佛上,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这些话表面上是在批评一些大臣,但实际上针对的却是宋仁宗。宋仁宗的确是非常仁德,即便被蔡襄这样冷嘲热讽,他仍然没有处罚蔡襄。

开宝寺宝塔

不久之后,蔡襄被朝廷调任为起居舍人、知制诰,这相当于是宋仁宗的秘书,专门负责为宋仁宗起草诏书,我们都知道在领导身边当秘书,这可是一个美差,虽然这个领导是皇上,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从仕途前程的角度来看,说不定哪天皇上一高兴,得到提拔就是轻而易举的,很多人都想得到这个职务。

当时的宰相梁适因为勾结内侍,被朝中御史弹劾了,然而梁适立刻就让自己的党羽们弹劾御史,说御史滥用职权,诬陷大臣。宋仁宗左右为难中,就各打五十大板,先是把宰相罢免了,接着又罢免了御史。草拟诏书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蔡襄,但是蔡襄却认为,御史弹劾违法的官员这是职责所在,宰相勾结内侍这并非是空穴来风,宋仁宗在罢免了梁适后,就不应该在罢免御史,蔡襄直接拒绝为宋仁宗起草罢免御史的诏书。宋仁宗听完蔡襄说完理由后,也不恼也不怒,他反而认为朝中能有这样的大臣,是非常幸运的。

宋仁宗画像

不久后,蔡襄被提拔为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宋仁宗非常信任蔡襄,嘉祐八年,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位。按照惯例,蔡襄有很大概率会被提拔为宰相,但宋英宗却早就听说了蔡襄性格刚直,敢于忠言直谏的事情。虽然不少大臣都对宋英宗推举了蔡襄,最后宋英宗还是拒绝提拔蔡襄,蔡襄也意识到自己在宋英宗面前不受欢迎,便主动上奏请求外调为官,宋英宗立刻同意将蔡襄调往杭州任职,两年后,蔡襄便在杭州任上病逝了。

,忠臣也要能遇识己的君主,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写的很好[赞][赞][赞],宋代对文官很宽容,忠臣敢说话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