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璧,北原麟子——少数民族书法家康里巎巎

提起蒙古,我们都会想到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然而后人的评价中却也不乏野蛮的字眼。

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过这样的桥段:金国使者前来求和,成吉思汗一举将其拿下,怒不可遏道:“必讨伐金狗!”,成吉思汗勒马四顾对身边的郭靖说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你南征西伐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成吉思汗一生自负,当下被郭靖的一顿诉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

借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铁木真的性格胆识是和他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的,在他幼年的时代,由于金朝统治者对蒙古各部落实行分化和残暴的“减丁”政策,整个蒙古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下。部落与部落之间混战不已,相互仇杀、劫夺和掳掠,人人不得安宁。通往最高统治者的路上,成吉思汗不可避免地卷入部落之间的仇怨,做过很多残暴的事情。有人说他野蛮,杀伐太重,但功首罪魁非两人,流芳遗臭本一身。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是元朝的雏形。他的子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也就是蒙古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帝王,他十分重视儒术。从来没有过一个蒙古的统治者在学习汉文化、重视儒学上能够超得过忽必烈,而我们今天讲到的这位书法名家,就是忽必烈朝下的一位名臣。

康里巎巎,巎读作(náo),蒙古族人,元代时期声名显赫的书法名家。康里巎巎的祖父曾是忽必烈的亲侍,征战有功,受到重用。父亲不忽木官至平章政事,为元世祖、元成宗两朝的名臣,对汉文化领悟颇深。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康里巎巎自小博览群书,后任秘书监丞、礼部尚书、监群书内司、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等职。不但亲览元内府的书画收藏,而且直接参与元朝文化制度的规划。他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蒙古统治者汉化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康里巎巎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齐名,世称“北巎南赵”。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古风诗卷》、《草书张旭笔法卷》、《述笔法卷》。

《草书张旭笔法卷》作于至顺四年(1333) ,其时康里氏年38岁,功力、精力皆可谓正当年华。从行笔意趣和结构习惯看,书卷中分明有张旭、怀素两位唐代草书大家的创作风格。康里巎巎运笔以喜用中锋和行笔迅疾闻名于时,锋正而无臃滞之态,笔快而不见单薄之势,这恰是他的高明之处。这种风格在此帖中均有所体现,使全卷笔画道劲挺拔,圆劲清朗,极有神韵。

《草书张旭笔法卷》

《谪龙说卷》,康里巎巎书录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撰文赠送友人叶彦中的。此卷清初由安岐、梁清标递藏,乾隆年间入内府,后归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 此书得王羲之笔意,用笔精巧娴熟,线条圆润流畅,笔画轻重粗细极为分明,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虽无书写年款,但从书貌看应是康里巎巎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元瞿智题跋中评此书:“子山平章书似公孙大娘舞剑器法,名擅当代,前后相去数百载,而具美于卷中,展玩之如秋涛瑞锦,光采飞动,可谓妙绝古今矣。

《谪龙说卷》

关于康里巎巎的书法,元史记载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啻金玉”。《书史会要》认为“正书师虞永兴,行草师钟太傅、王右军。笔画遒媚,转折圆劲,名重一时。评者谓国朝以书名世者,自赵魏公(孟頫)后,便及公也”。从康里巎巎流传至今的墨迹来看,这种评价不为过誉。

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从部落厮杀的残酷角逐中突破重围建立了蒙古王朝,几十年后,他骁勇善战的孙子忽必烈即大汗位,建元中统。忽必烈重儒学,行汉法,在元朝大一统下实现了多民族的大融合。蒙古族书法家康里巎巎正是在这样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下,互相借鉴,取其精华,成为历史夜空中光华夺目的璀璨明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