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明朝续命200年的于谦,为何落的一个被抄家的下场?

作者:扬正

导读

他本是文臣,却以武扬名。终其一生只指挥了一场战役,却凭这场战役,跻身千古名将行列。也是因为他,历史上铁骨铮铮的大明王朝躲过了它的第一次灭顶之灾。 他就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可是,这位可歌可泣的忠臣,最后却落得个被冤死的下场,让人蹉叹不已!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大国,按照传统惯例,按照秦岭和淮河将中国分为南北两方。讲述本篇文章的主人公之前,我想简单的说一下中国的帝都地点设定的特点,大致的分析下我们会发现在历史上多数的朝代都将帝都设立在了北方,所以北方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有名的帝都,如河南最早的商丘、开封、洛阳,陕西的西安,包括现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它依然在中国的北边。

当然将政治中心设立在北边,也就是意味着军事中心也就安置在了北边,由于北边游牧民族较多 民风彪悍,总的来说其目的也就是为了稳固统治。而设立在偏南方的朝代,比如说将帝都设立在杭州或者是南京的,大多数都是从北方被迫迁移过来的。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王朝发生了让人难以磨灭的教训,一个是发生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兵掠走,然后赵构一直都将帝都定在了杭州,偏安一隅。而到了我们的明朝时期,发生了一个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也被瓦剌兵掳去。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则是一个能够颠覆前史,稳定京都的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明朝尚书: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即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初以为能写出这首诗的于谦肯定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感悟。后来才知道,这是青年时期十七岁写的,可见当时于谦的意识形态和人格已经如此崇高。

他自小饱读史书,崇拜文天祥,心中树立了对标的榜样。七岁时,一个和尚给他相面,大吃一惊,说:”这孩子将来是救时宰相啊!

“救时”,也就是挽救时局的意思,或许,于谦日后的力挽狂澜,确实在他七岁时,已经被这和尚看破。23岁考中进士,24岁被授职为监察御史,从一名纪检监察员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他28岁那年,已经是京城名嘴。那一年,还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汉王朱高煦在山东谋反,很快被平定。宣宗让于谦负责口头宣布朱高煦的罪状,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发抖,自称罪该万死。

他后来外放为官,主政过的地方有口皆碑,百姓把他当作”神明”。于谦在官场的晋升,全靠个人能力,但他最终权重一时,则赖历史机遇。

在他被召回京充任国防部副部长(兵部左侍郎)的第二年,明朝发生了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土木之变。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率50万大军北征瓦剌,结果被俘虏了,有去无回。

举国上下惶惶不可终日之时,于谦淡定自若,采取一连串成熟老练的危机处理手法,拥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景帝。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反常的举动,那就是坚决反对迁都,而是积极着手,调兵遣将保卫北京城。

保卫北京城这场战役可谓是艰苦卓绝。于谦在受命的第二天便开始向明景宗奏请调遣南,北两京,山东以及河南的备操军等军队入京卫城。由于有几十万的勤王军士,也使得本来慌乱的人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由于通州为北京的门户,又储存有大量的粮食。此番若敌人将通州攻下,不仅会对保卫北京城造成不利,而且还会导致这些粮食为敌人所用,可能会为敌人延续攻城时间而创造条件。硬拼不如智取,于谦想到若是派遣朝廷中的士兵前去搬运,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将其全部运入京城。于是他便鼓励通州内的所有人携粮入京,多劳者多酬。很快,通州内的粮食便被全部转入京城内。

对于如何保卫北京城,在战略上是战还是守,守城的将领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成山侯王通则建议深挖沟壕来阻截蒙古骑兵,在战略上以防守为主。而于谦则认为这样会给敌人一种示弱的感觉。于是他决定将京师备用的22万军队分列于北京的九个城门之外以备蒙古瓦剌军攻城。

瓦剌军首将也先携带明英宗来到了北京城下,他看见明军纪律严明,严阵以待,与前期在土木堡之变时遇到的明军在气势上大有不同。于谦采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当数万瓦剌军均进入明军的埋伏圈之时,他们火铳齐发,连也先的弟弟也中炮而亡。瓦剌军后来又进攻西直门和彰义门,经过激烈的交战之后,皆被明军所战退。这时勤王的部队也陆陆续续赶来,也先恐惧生变,便连夜拔寨逃走。

说来也搞笑,也先逃走的时候竟然将明英宗给放了,而明英宗后来回到宫中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夺得帝位。他以谋逆的罪名将于谦处以弃市之刑。所谓弃市即于闹市枭首后,不允许给其收尸,可怜一代忠烈之士却落此下场。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只有冤死才能把一代名臣的声誉推到顶点,获得最高知名度,享受最长久、最广泛的拜祭。所以我们民族的英雄,基本都是悲剧型的历史人物。

杀于谦的主谋是发动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但点头的肯定是复辟上位的太上皇朱祁镇。

给于谦定的罪名是谋逆罪,具体为”意欲迎立外藩”,就是想要另立储君。这个”意欲”,跟岳飞蒙冤的”莫须有”是一个级别,但当时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这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皇帝想杀的人,没人敢吭一声。

第二,皇帝想杀的这个人,大家都觉得杀得好。

杀掉于谦,不过是他树立权威、挽回颜面的无奈之举。然而,于谦毕竟是无懈可击的,找不到罪名,这让明英宗很头疼,于是宋高宗冤枉岳飞谋反的伎俩又派上了用场。

不过,岳飞的罪名是三个字”莫须有”,而于谦的罪名是八个字”谋为不轨,迎立外藩”。

当时作为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官,大明的最高决策者,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他挑衅了封建社会最忌讳的皇权,他必死无疑。之前有些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可以避免的。他为什么不能像曾国藩那样懂得进退,思危。一根筋吗?

后来慢慢才想明白,难道他不懂”木系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家国情怀,是责任让他毅然决然的走上这条不归路。一个真正懂得为国家和民族做正确的事。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都知道,是于少保从瓦剌骑兵的铁蹄下,拯救了山西河北的几百万百姓的身家性命。

“天下冤之”的另一面就是”天下怨之”,百姓怨恨的对象正是那个复辟成功、高居九重的大明天子。

行文最后,再献上于谦的一首《石灰吟》以飨读者: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确实伟大,为了救黎民百姓死于战事,佩服佩服,于谦遇到昏君。真是不幸。,一点都不冤!迎回自己的杀星是想千古留名!几头讨好哪边都恨哪边都不喜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