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于谦在明朝当时政治格局下的处境

导语:”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朝政治家于谦一首《石灰吟》流传至今,于谦一生饱读诗书,对国家忠心耿耿,不贪图钱财,深受百姓的称赞,最后却遭了小人的口舌,最终被处死于曾经拼命保护的池城前。在世人眼中,于谦是个忠义之士,为国家为百姓付出终身;在明代宗朱祁钰眼中,于谦是个忠心耿耿的重臣,辅佐其政事;在明英宗朱祁镇眼里,“谦实有功”,对国家确有贡献的人。这样的于谦为何最终失命于这座他拼命守护的池城?

观其结局,追溯根源,面对最后的结果,试想临死时的于谦所处在一个怎么样的境遇中,分析如此一个刚正不阿的忠臣在当时的大明朝政治格局下的处于一个怎么处境中。

图1:于谦所著《石灰吟》

孩时才露,少时仕途

于谦生于官宦之家,家中除父亲外三代为官,这也是将来于谦走上仕途的重要因素。于谦自幼聪慧,还勤奋刻苦,在天赋和努力的双重作用下造就了他不凡的气度。他自小敬仰文天祥的气节,以文天祥为榜样,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著名,他学习文天祥”丹青抗节”的品性,这促成了于谦身上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品格。

图2:乾隆帝题写匾额”丹心抗节”

永乐年间,于谦考取科进士,从此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对于初入仕途的于谦来说,他对自己的期望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廉洁的好官,为民为国,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于谦不畏权贵,尽职尽责,为人刚正不阿,在宣德年间,随明宣宗朱瞻基出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面对汉王时,能够严厉列举他的罪证,毫不畏惧。通过这事,深受朱瞻基的赏识。于谦的才能开始展露,平定冤案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而像之后的北京保卫战,更是将于谦身上所有的优良品格展示出来。他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粉碎了瓦刺试图侵占北京的野心,将当时动荡的政治格局稳定下来。于谦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一切,给皇帝、大臣和百姓留下了一个忠义之士的形象,这也是后来大家都比较信任于谦的原因。

图3:北京保卫战于谦写给叶盛的手札

权不符其权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为了国家执意请求朱祁钰即位,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在当时朝廷混乱、人心惶惶的格局下做出了重大贡献,力挽狂澜地挽救了当时落魄的大明朝。可以看得出,于谦是一个能人,他对国家忠心,这样一个事实摆在眼下,让当时的众臣对其很信服,也深受百姓爱戴,朱祁钰即位后更是对于谦为己重用,几乎什么事情都向于谦请教和咨询。

在朱祁钰在位的七年里,于谦是兵部尚书,管理兵部地诸多要事,但因为他的能力不仅于此,皇帝和其他各部都会去请教他认真听取意见,无形之中于谦在掌管兵部的同时又参与其他各部门的管理之中,一时之间,于谦手中的权已经不符合为官所应该拥有的权。在这种背景下,于谦开始面临其仕途最大的障碍,纵使他如何廉洁,如何忠心,却抵不住人心。文武百官认为,于谦是兵部尚书,纵然他很有才能,但是为臣之道,就是要各司其职,不应该参与其他的事。于是,众人纷纷上书,希望皇帝对于谦进行一个教育,实际上,在这些人中,不免有一些于谦曾经得罪过的人想借此报复于谦,但他们所有人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削弱于谦的权力。所以,于谦也很无奈,满腹才华,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提出良言,最后却受尽弹劾。

图4:明朝管制

文官下的武官和宦官

于谦是个文官,在土木堡之变后,文官的势力逐渐扩大,等朱祁钰登基后,在朝廷上文官的势力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当时整个文官势力为首的便是于谦,一是他聪明,二是他受皇帝信任。于是文官背景下,总有人嫉妒他,对他不满。在文官势力增长下,随之而来的就是武官和宦官的势力被压迫。于谦作为一个文官,职位是兵部尚书,那么也就是说武官受其牵制,于谦又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所以在面对石亨等武官的贪污腐败和冒领军功时,他毫不犹豫地弹劾了他们,处处约束他们,于谦就变成了他们眼中钉。

图5:石亨众人不满于谦

而对于宦官,在朱祁镇两次在位时期,宦官的权利一直是三方势力中最大的,所以常见的贪污腐败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宦官是亲身皇帝的人,所以给点钱财就能帮忙在皇帝边上说说好话,最大的典型就是曹吉祥。当然因为于谦的刚正不阿,直接断了他的财路,曹吉祥手下的宦官每每想进行钱权交易时,都受到于谦的阻挠。这一边,于谦和宦官的关系也不好了。

一时之间,于谦得罪了石亨和曹吉祥,而这两位作为武官和宦官中有点地位的人,于谦算是得罪了宦官和诸多武官。再加上当时的局势,对于谦不满的部分文官、诸多武官和宦官,于谦算是被三种势力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图6:明朝派系斗争

朱祁镇下令处死于谦

夺门之变后,明宗英朱祁镇再次登基,曹吉祥等一干人在旁诬陷于谦发表不利言语,起初朱祁镇还是犹豫不决的,但如果不杀于谦,那么复辟这件事就是师出无名,这是给朱祁镇要杀于谦的最后一击。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至崇文门外,就是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写下了他最终的结局,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图7:夺门之变

于谦对于朱祁镇来说,一方面,不可否认的,于谦对国家有功,朱祁镇并不是一个昏庸到无知的人,既是有才能之人,若是杀了他便会引起百姓和诸多臣子不满。但为何最终还是下令处死了于谦呢?首先,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顾及当时内外朝政情况,并无考虑将来朱祁镇被俘回来后将面临什么局面,依旧扶持朱祁钰上位。对于明朝来说,此举妥,稳住了当时君不在城的混乱局面;对于朱祁镇来说,此举不义,一边的朱祁镇只是被俘并没有威胁到生命,而另一边于谦没有说想尽办法去救他,反而扶持朱祁钰上位,在朱祁镇眼中,于谦背叛了他,心里存在一定的恨意。

其次,后来的情况是,朱祁钰在位却已病重,其子朱见济夭折,当时的太子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年幼心智尚未成熟,于是朱祁镇想要第二次登基,然后就有了”夺门之变”。既然是要再次登基,总要有正当的理由,总不能师出无名。于谦就变成了这次夺门之变的牺牲品,他们诬蔑于谦发表不利言论,悠悠众口,那么于谦就变成了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而且于谦辅佐的是朱祁钰,如今朱祁钰还病重,于是曾经的皇帝朱祁镇再次登基好像理所当然,登基后朱祁镇处决于谦也理所当然。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反观于谦的一生,总结他是一个刚烈之人,对皇帝极为忠心,为国家力尽其身,这种品性也正是朱祁镇下令处死于谦的决心。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为自己所用,那必将国泰民安,那要是不为自己所用呢?是不是要威胁到自己的政权,毕竟于谦这么刚烈的一个人,对于朱祁镇来说真的很能揣测他的心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下令处死于谦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最终,明朝损失了这样一位有才能、有谋略、两袖清风的忠臣。

图8:于谦被处死

结语

毋庸置疑,在后人的眼中,于谦是一个能人,放在现在的社会,于谦就是个功勋累累的人物。于谦这么一个有知识的人,最终的结局为何如此惨烈,总结出以下几点:一、臣不为臣,明朝局势的动荡,朝廷内部的腐败和黑暗,官为己不为国;二、君不为君,朱祁镇只想着会威胁自己的皇权,却没想到功臣对朝廷的贡献;三、性情害己,于谦就是这么一个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人,他身上所有的真性情让他在面对诸多事情时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也是被奸人所害的根本原因。

于谦死后,到朱见深即位时,才为这样的忠臣平反子虚乌有的罪名。”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在于谦的思想中,以天下为己任,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百姓,自己无所干系。世人惋惜,如此有才华的人,一生忠义,结局却如此悲凉,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