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巨擘——邓石如书法集赏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 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他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邓石如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享誉艺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但他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有着不愿媚俗取巧的顽固,以石自比,以顽石自况,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他的好友、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曾给他写过这样一幅对联: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人生一达这种境界,艺术的深沉和久远便应运而生。

清 罗聘《邓石如登岱图》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座杰出的丰碑。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他的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他的行草书比较而言,不如篆隶功力深厚,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这里不再赘述。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在本站篆刻欣赏里有专门介绍。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列其篆、隶书为“神品”,称其“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邓石如书法集赏

邓石如《赠锦堂吟坛隶书七言联》

隶书七言联

邓石如《赠华南学长篆书七言联》

邓石如《赠古塘学长玉尺碧蠃篆书七言联》

【释文】玉尺纱厨量汗简 碧蠃春雨读春花款识:古塘学长先生 清品。邓琰。

款识:蕴山二兄属书 完白邓石如。

邓石如《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行草五言联》

【释文】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嘉庆甲子夏寓兴岩佛庐,遇灵隐见初禅友行游于此。往来旬月,见其行持修洁,颇志于书学,有永禅师风,因乐与之游。今将归虎林,书此十字以赠其行。完白山民邓石如。钤印:白文印“邓石如”、“顽伯”,朱文印“家在四灵山水间”、“日日湖山日日春”,共四方。

篆书七言联 192.0×39.4 cm 墨迹纸本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隶书八言联

《沧海日长联》,楷书,纸本,纵137.2cm,横28.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联为龙门式对联,书于“嘉庆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识“铁砚山房正书”。嘉庆元年(1796年),邓石如时年54岁。下联本幅右下有清康有为跋一段。无鉴藏印记。康有为在题跋中称:“完白山人篆分固为近世集大成,即楷书亦原本南北碑而创新体,笔力如铸铁,画法尤厚。”此联书法古茂沉雄,体兼隶楷,法于魏碑,存隶书孑遗,有隶楷之谓。运笔浑厚,风格苍古质朴,体现出深厚的碑学基础。

邓石如《世虑全消隶书四幅屏》 118×59.2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释文】世虑全消,见几点落花,闻数声啼鸟;

尘缘割断,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风。

见源禅友属书,顽伯邓石如。

邓石如《隶书新洲诗》轴,纸本,纵134.7cm,横62.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划破清波触面来,横拖皖口浪花回。盘根忽据鼋鼍窟,倒影疑飜艳滪堆。风拂帆樯缘蓼岸,月明云水隐珠胎。江城木落关荆画,一片寒沙雁阵开。皖口新洲诗,次江上草堂韵为楚桥八兄先生正之,完白山人邓石如初稿。

下钤“石如”、“邓氏完白”印。引首钤“日湖山日日新”印。无藏印,未见著录。

据《清史稿》本传记载:石如青年时曾在江宁梅镠家学书八年,之后除在京师短暂停留,后在毕沅幕府客居三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即往来于江、淮间,遍游名山水。这幅“皖口新洲诗”应是他晚年在安徽一带活动时创作的。 邓石如隶书以汉人为宗,汲取篆书笔意,再将魏碑方整厚重的特点融入隶书当中,形成严整劲健而不失柔和、浑朴古茂却不伤雅致的独特隶书面貌。此幅立轴就体现出邓氏的隶书特色:书法结字扁长互见,行距紧密而字距宽疏。墨气浓重,用笔挺健,转折处方圆互见,而撇捺之笔复具北碑之形态。他自谓:“吾篆未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鹄”,足见对自家隶书的自信。

隶书《文心雕龙·正纬轴》

隶书册 上海韩天衡氏私人收藏

这本隶书册,作于嘉庆己未(1799)年。体势值由雅驯而趋 开张,笔意由温润而趋劲豪,气格宏阔而无纵横习气。是一件由厚积 走向勃发之际的别致的佳作,多堪玩味。

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

《白氏草堂记》是其篆书的代表作 此书作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所书即嘉庆九年甲子(1804),是其谢世前一年写成的,《白氏草堂记》之书风既盎然着浓浓的古气,又洋溢起阵阵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功与情致并重,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

邓石如《隶书登黄鹤楼和毕秋帆韵》轴 239.9×114.7cm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矶边鹄去藓苍苍,矶上飞楼金碧光。

丹磴迹留仙费老,沧流绩著夏先王。

寰中岁月涛白头,槛外风沙鹤背黄。

玉笛一声江汉晓,平颁春色遍遐荒。

署款:登黄鹤楼和毕制府韵,壬子嘉平于龙山樵舍,呵冻脱稿。古皖石如邓琰。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篆书八闼册》 无锡博物馆藏

(节选)

邓石如《篆书轴》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帝堯陶唐氏,首闡執中之言,後世道學淵源之本。帝舜有虞氏,申明精一執中之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又發堯所未發也。邓琰。

邓石如《篆书唐诗联句》高116.7厘米,宽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野鹤巢边松最古,仙人掌上雨初晴

此轴用笔灵活,同“二李”的篆书有明显区别,不再是那种粗细一致,结构严整的“铁线篆”,”玉箸篆”,结构疏朗,刚而不火、静而不板,笔力千钧,具有阳刚之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邓氏佳作。

邓石如《行书山居早起图诗》轴 日本藏

邓石如《楷书长庆集册》 28.7×15.5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邓石如《四体书册》(局部) 每页29.5×44.0cm 嘉庆二年(1797)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四体书册,为邓石如成熟期的代表作,全面地反映了他的书法艺术在各种书体上所达到的水准。篆书已摆脱唐代李阳冰而上溯秦相,于平正婉通中表现出丰富的节奏变化,此又不规於秦篆而有汉人的韵致,赵之谦所谓“篆由隶出”者。隶书亦古雅逼汉人,无些许近代作手习气,笔致略用篆意,自然高妙。楷书取法六朝纯静简远之致,清新隽永。行草则一如其平日所作,稍以碑法入帖,惟此属册页,无怒张之气。故四体谐调统一,均能以古为法而新意出焉,为邓书高雅绝俗的上乘之作。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怪石长松篆书册》(局部) 嘉庆二年(1797)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荣宝斋出版《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

【释文】怪石长松,嶒崚耸震。人语不闻,松涛递响。若真万马,腾空而下。完白山人。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少学琴书隶书册》(局部) 嘉庆二年(1797)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荣宝斋出版《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

【释文】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復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石如书。

邓石如《四体书册》之《雪斋清境楷书册》(局部) 嘉庆二年(1797)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荣宝斋出版《中国书法全集.邓石如卷》)

【释文】雪斋清境。发於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川修竹古木.每饮村酒,曳杖放脚。忘路之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陵旧游,未易识优劣也。丁巳新秋。书於江深草阁。完白山人。

《篆书文》轴,纸本,纵117cm,横7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篆书录文一则(《篆书文》轴释文),末隶书识:“颐斋大人属书。邓琰。”下钤“邓琰”、“石如”印二方。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题款名字看,应是邓石如在嘉庆以前的作品。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此轴书法用笔细匀,受《峄山碑》及李阳冰篆法影响,使用羊毫中锋,笔划圆劲,收笔处略出锋,呈尖峭状,尚属传统玉筯篆之范畴。

释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迺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于戏,夫物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则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颐斋大人属书。邓琰。

《游五园诗》轴,行书,纸本,纵159cm,横42.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随意出南郭,名园方始游。涛光泼槛入,帆影逐云流。绿幔洲前楼,班联水上鸥。一尊逢胜日,长啸大江楼。游五园作。完白翁。

本幅书自作《游五园》五言诗一首,末款:“游五园作,完白翁。”下钤“邓石如”、“顽伯”印,引首钤“完白山人”印。左下角钤“礼卿府君遗物”、“蒯寿枢家珍藏”收藏印。未见著录。

邓石如存世墨迹中以篆、隶、楷诸体最多,行书作品相对较少。此幅虽未书年款,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题款方式及用笔老劲等方面分析,应属邓氏晚年所书。此轴书法用笔沉实劲健,多有震颤之笔,一波三折,如锥划沙,复存古隶书笔意,体现出邓氏书法兼融古法复自创新的书法特点。邓石如作为清代中期书坛巨擎,其书法不仅诸体悉备,且各体书均具特色,体裁胎息,古意浓厚。

邓石如《隶书五律》 纸本 83×33.5cm 西泠印社藏

《四箴四条屏》,篆书,纸本,纵206cm,横31.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屏录宋程颐《四箴》,计12行,行17字。首篆“程夫子四箴”,下隶书“乾隆辛亥岁末古浣后学邓石如敬书”,下钤“邓琰”印、“石如”印。“乾隆辛亥”为乾隆五十六(1791年),作者时年49岁。本幅无藏印。 此屏为邓石如中年时期篆书精作,结构谨严,笔法洒脱自如,突破传统“玉筯篆”的风格,融入金石铭文的书法特点,复掺入隶书笔法,独具婉丽圆劲的魅力。

释文:程夫子四箴。乾隆辛亥春末古浣后学邓琰敬书。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衺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忘,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如,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曰:喆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敬之诗函

释文:

翘首高雯净,披襟遂胜游。云山三楚阔,风月五湖秋。鹦鹉洲边棹,梅花水上鸥。何人控黄鹤,白占此江楼。

壬子秋日登黄鹤楼作,呈敬之先生正之

石如邓琰

邓石如《篆书六朝镜铭》 立轴 纸本 90×54cm

款识: 绝照览心,圜辉瞩面。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景现。鉴罗绮于后庭,写衣簪乎前殿。六朝镜铭,邓石如。印鉴: 邓石如,顽伯,完白山人

邓石如《隶书六朝镜铭》立轴 纸本 105×45cm

款识: 绝照览心,圜辉瞩面。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景现。鉴罗绮于后庭,写衣簪乎前殿。归求草堂严氏所藏六朝镜铭。为星斋八兄书之,完白山人邓石如。印鉴: 邓石如字顽伯、画里山楼、凤桥麟詈旧茅庐

邓石如《篆书周易谦卦》 立轴 纸本 170×45.5cm

邓石如《篆书七言联 》 轴 127×21.5cm×2

邓石如《楷书八言联》立轴 纸本 126.5×20.5cm×2

邓石如《隶书言箴四条屏》 轴 144.5×43cm×4 乙丑(1805)

邓石如《琴伴衣无五言隶书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27.6×27.3cm×2

释文:琴伴庭前月,衣无世外尘。

款 识: 见源禅友,完白邓石如。

鉴藏印:体干谨藏、荣法嗣守、湘潭袁氏抑戈老人所得、吴廷飏私印 劫灰外物、释海□珍赏印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cmlwf@126.com

往期经典

书画高清资料

名家访谈

经典专题

推荐展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