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篆刻大师:赵之谦的个性

他的名字在篆刻界经常被提起,好多篆刻讲座里也经常引用他的话,比如那句他在刻赠老友魏锡曾“巨鹿魏氏”一印时,曾在边款中留下的那句“古人有笔犹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的句子。他34岁时就开始立意“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志在“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没错,他就是篆刻大神级人物:赵之谦。

赵大神其实小时候很穷,穷到了自家整天静不下心来读书,因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心思读书,可那时候,不好好读书根本没有出路,读书是为了参加高考,实在没办法,赵小神就勤工俭学,一边读书,一边靠卖点字画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这样的努力的赵小神并没有因此就考上大学,但却在买卖字画的的过程中结交了很多国内的金石专家与书画大师,17岁的时候,跟着金石大师沈复粲学习金石文字,金石文字基础在这个阶段打得那叫一个牢实。遂后,他又开始专心钻研秦汉印。

学习秦汉印的时期其实是他的篆刻学习的发蒙期,他本人是浙江绍兴人(这个地界太能出文化人了,得空了专门理一下),学篆刻当然会受浙派的影响,后来渐受邓派影响,又在风格上接近娟秀多姿。

我们都知道,邓派创始人邓石如是“印从书出”思想的倡导者,赵大神学来学去,还是在书法入印的圈子里转,这个时期,他的篆刻进入一个相应的水平,其实已入大师境界。

不幸的是,赵大神青年时期,闹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的革命浪潮中又先后失去了娇女与爱妻,此时的他虽艺名盛传,但仍然感觉到人世的悲凉来,这也可能后来他自号“悲庵”的缘故,少年尝尽人间苦,青年又历大悲伤,受这样的精神打击,有人世悲凉的感觉,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于是,赵大神开始信佛。

(悲庵)

既决心参悟佛法,心当然是定的,闲的时间都用于钻研艺术,于悟禅之际参悟印法,突然某一天,赵大神领会了佛学里“不破不立”思想的精髓,这一年,他34岁。

紧接着,他就开始找来战国泉币、秦汉碑版、权诏、镜铭……深入研究,并把这些文字写刻入印,从此融会贯通,自家风格从此形成,是谓“印外求印”的典范。

(餐经养年)

赵大神的篆刻生涯用一句话可以形容:“知前人到处,到前人未到处。”对,就是这样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前人到了哪里,赵大神一步步走到,且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探索前人未走到的新境界。赵大神就是这样一位神人!

既然是大神,该留下来成千上万方的印吧?没有,赵大神一辈子刻印,流传下来的印也就只有二三百方而已,为啥呢,还是因为赵大神的自家的品性。

有一次他刻了一方朱文“坦甫”印,“坦”字极难处理,在他边跋中刻云:“篆不易配,但求其稳。”其实就是赵大神当时刻的时候信心是多么的不足,已经不是说要“求好”了,就是“但求其稳”而已。但这同样也体现出赵大神对刻印的精益求精精神。

(坦甫及边款)
对于印面所用文字,要求严格到字面不雅和不易布置的字,他就坚决不肯勉强下刀。据传好友魏锡曾曾经要他刻“悌孙”两字的印,但他思来想去,还是认为这两个字的字面既不好,文字本身的结构又不易布置,坚决不刻,改刻了“睇堂”两字;另一次江湜(弢叔)要他刻“弢叔诗草”四字,他认为这四个字有市俗气息,也坚决不刻。

这种严谨完全是骨子里面带的东西,更典型的故事还有那方他自己刻了两遍“魏稼孙”的三字白文印,这其实只是给好朋友刻的一方私印,但赵大神对这三个字的布置,费尽心思,当第一次刻成之后,认为不理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于是干脆磨了重刻,最后成就这方经典名作。一代大家,自家对自家的要求严谨到这种程度,真不多见,或者有,但记录下来的并不多,赵大神磨了重刻的拓本,有幸被朋友记在了《二金蝶堂印谱》中,真凭实据,翔实可信。

(魏稼孙及边款)
写到这里,赵大神的故事,只是说了一点,但品性大致清楚了。忽然就想到了周应愿在《印说.游艺》里的“十不刻”来:

“篆不配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力不余不刻,与俗子不刻,不是识者不刻,强之不刻,求之不专不刻,取义不佳者不刻,非明窗净几不刻,有不刻而后刻之无不精也。”

由此想来,赵大神估计也是对自己的篆刻设了非常严格的标准的。这也是一代大神一生下来,得到他的篆刻作品的也只有五六十人而已。

作品少,但方方精品,这就是赵之谦。

(【老李刻堂】之6,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