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家—傅山

傅山(1607-1684)

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

自幼颖悟,喜任侠,赋性刚直不阿。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勇挫阉宦权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后,又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康熙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时已七十二岁,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出京时,送行者途为之塞,其性情志节可见一斑。

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同时他又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学家,在文学艺术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启蒙先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艺术主张,三百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

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山,也曾学过赵孟頫,但后来对赵字贬斥得很利害。“予不极喜赵子昂,薄其人而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霜红龛集》),这一段书法评论史上“书如其人”的典型论断,自然这与他生逢易代之特殊时期有关,他还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作字示儿孙》),这种论述针对当时“奴书”盛行的清初书坛无疑是一副清醒剂。他力倡正拙、贬巧媚,以自然天倪为尚,他一做人和正本为书学正宗的艺术主张,堪为后人效法,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傅山《行草书杜甫七绝一首》绢本行草 178.5×4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华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款署:傅山。

作品书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无上款,或为闲时偶书。通篇气韵通达,笔墨纵逸酣畅,章法疏密相间,是傅山连绵草书条幅中的佳构。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诗》轴 绫本 178.6×48.7cm 天津博物馆藏

此作为读传灯七言诗行草书,款署“真山”。有款印一方,下左右两角有压角印二方。此轴书法行草结合,字势以正为主,虽奇姿不多但收放自如,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墨法的浓淡干湿,点画的粗细滚动,笔法的精妙放旷,极合“致广大尽精微”之中庸主旨。可见傅山传统文化与书法传统功力之深厚。

【释文】:

奴儿婢子学家翁,但见人来发癫疯。一自龙山庵放火,南无古佛楷笑蓉。读传灯。真山。

图片来源:《天津博物馆藏书法》

傅山《行草书寄龚鼎孳七言诗翰》轴 绫本 178.7×49.2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瑶华一片五雲轻,报札经年写不成。菡萏三峰终日望,懒真知我问天生。麓老年翁词宗一笑。弟山。

客岁远辱文惠,至今未报,野性疏漫无伦,加以老病,遂尔迟迟。会天生子西还,始有此寄。初拟作大字细写一札鸣情,既放笔,复会札子不过加掉书袋数字耳,似复可懒,因复懒之,用此代柬,不觉自笑。麓翁见而笑之,宽我礼数,是又一我之峨嵋老也,山附记。

钤印:傅山印,傅山之印,青渚

资料来源:《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翰墨清芬》

傅山《草书诗轴》 187.8×51.4cm 苏州博物馆藏

释文:儒仙难易葛翁筹,自了长生志士羞。一剑横腰云梦去,青柯独颔藏经楼。 存士老词宗政,真山。

参考《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书画》

傅山《早起非真健诗》轴 绫本 256.7×56.7cm 上海博物馆藏

傅山的草书正是在王铎草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书法上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此件草书轴为其代表风格,

【释文】早起非真健,研头枕似杈。空心微乞酒,不寐总仇茶。脆妒经霜枣,凉怜带月瓜。掀窗试眼镜,破句入楞枷。傅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