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康熙行书《笃志经学》并四十名臣诗册

清 康熙行书笃志经学并四十名臣诗 保利2010春拍 成交价3360万元

作品鉴赏

四十名臣恭贺诗册二十开四十首

李宝臣(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康熙皇帝推崇儒学,力倡汉化,政治开明,君臣颇为融洽。本册的主人因精于经史,曾得到康熙赏赐的『笃志经学』御书匾额,『龙章四字大如斗,珠辉玉映相盘旋。』在封建社会,这是莫大的荣宠。他将它复制了一个金漆挂匾,『金榜新悬在昼堂,双钩御笔供中央,』并请朝中同事前来共享这份荣耀,题诗作赞,集成了这本带着熙朝辉光,富有庙堂气息的册页。

读诸家题咏,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得到康熙恩宠的这位官员的姓氏,『学士昌黎后,』(见查昇诗)『独有韩宗伯,时时温室宣。』其姓韩是无疑的。『三殿擢第一,』(见宋大业诗)『青桂曾搴最上枝,』(汪霦诗)是说此人曾是当年会试的状元。『长洲侍郎蓬山客,』『家住吴趋古道边』(姜宸英)则是说明他的籍贯。而诸家一再称呼他为『宗伯』为『侍郎』则点明了他的官职。而其职责在礼部:『典礼崇班简命膺。』(王顼龄)考康熙朝苏州状元,精通经学,官至侍郎可称之为宗伯的韩姓学者仅韩菼一人。菼字元少,别字慕庐,苏州人。康熙十二年状元,曾任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通经史,文章负盛名。曾领修《一统志》、《平定朔漠方略》等书。史传所载与册中同朝诸公诗中透露的信息无不吻合。这个有幸得到康熙御赐匾额精通经学的朝廷命官即是韩菼想是不会有问题的。

题咏者都是韩菼的同僚,其中有大学士吴琠、王熙、李天馥,礼部尚书张英,工部尚书李振裕,刑部左侍郎田雯,国子监祭酒汪霦,翰林院侍讲学士王顼龄,翰林院编修查昇,总裁明史都察院御史王鸿绪,礼部侍郎佩文斋书画谱总裁官孙岳颁,……金声玉振,珠翠辉映,十分难得。

圣祖题额“笃志经学”赐给的是时任礼部侍郎的韩菼。

韩菼(1637-1704),字符少,号慕庐,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顺天乡试,尚书徐干学取之遗卷中而成为举人。次年春礼部会试,韩菼中会元(第一名)。四月殿试,其应对时务策中批评“三藩”,建议撤藩。读卷大臣将其策文列入前十名之内,呈于御前。时皇上正筹划撤藩,见此试卷大为赞赏,遂于卷首题“第一甲第一名”。韩菼遂中清朝第十四位状元,时年三十七岁。

状元及第,立授翰林院修撰,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孝经衍义》百卷,旋奉旨编著《太极图说》等。自此历官:右赞善、左赞善、侍讲、侍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从步入仕途到四十三年(1704)八月死于任上的三十一年中,他曾两次辞归乡里。第一次,康熙十八年为改葬父母,居乡五年,二十三年八月回京,任礼部侍郎衔内阁学士负责诏告章奏之事;第二次,二十六年称病乞归,居乡八年,潜心儒学经典之学。

三十四年七月应诏回京补原官,充《大清一统志》总裁。两个月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三十八年,调任吏部右侍郎;三十九年,升礼部尚书。韩菼熟谙儒家经典,工于时文,深得皇上赏识。康熙曾说:“韩菼学问优异,文章古雅,旷古少见”,“所撰文章,能道出朕心中事”。四十三年八月,卒于礼部尚书任上,享年六十八岁。

第二年,归葬故乡。朱彝尊题墓碑,方苞撰墓表。墓表道:公之生也,众以为贤,而自视乃缺然;公之殁也,人为之悲,而乐其如归。更千秋而万岁。四十八年后,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加恩追谥“文懿”。有《有怀堂诗文稿》、《春秋左传句解汇镌》、《江阴城守纪》等行于世。

韩菼自幼好学,嗜酒如命有太白风,为生员时,命途多舛,蹉跎日久,被革去过功名。幸遇刑部尚书徐干学,见其文“狂者进取”大为赞赏,谓“此文开风气之先,直盛世之音也。”随即传见,收为门生,带之到京,科场连捷,一举成名。其应制八股文,遂入范文之选,成为生徒学习的教材。

韩菼早年在蒙馆教书时,曾遭馆主奚落,说他是“四等秀才,晓得甚事?”中状元后,家门悬挂“四等秀才,一甲进士”门灯。

本题册是精美的书法结集,珍贵文物。清代翰林巨宦的书法常见,可是一次汇集几十位翰林高官为同一件事题咏,且规格一致的则十分难见。翰林的字一向功底深厚,中规中矩,在毛笔书写时代,这些作品也属上乘,何况其中王鸿绪、汤右曾、查升、周金然、杨中讷、孙岳颁诸人,还是一时书法界之翘楚。如今不但毛笔废弃已近百年,连书写亦要渐行远去,代之以键盘拼打,如此更显本题咏集民族文化历史记忆的特殊意义。

不仅如此,题咏集同时也是珍贵历史文化资料,从中可以体味清代君主风范,君臣关系,君主驭臣之术;官员的文化素养,诗文生活,社交圈子,朋党派系等历史场景。是了解官场生活细节的绝好素材。

俗语讲天威难测,君主干纲独断,一向恩威并用。皇帝施恩于臣的方式很多,手书御制诗文、榜额之类作品作为赏赐,即是其中一种,清代诸帝尤喜如此已成惯例。譬如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记载:“康熙癸未(四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朝退,御干清门,赐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御书扇各一。士禛得御制《虎丘》五言律诗一首,前有“畅春”小印,后有“康熙宸翰”。本册题咏者当中也有多位得到过类似恩赐,如查升、胡会恩、徐秉义。

御赐匾额与由此引起各官题咏,发生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秋天,众多题者只有宋大业记录了日期为是年九月;另有两位记录了韩菼当时的官职,一是杜臻“恭颂御书‘笃志经学’四大字赐韩少宗伯” (少宗伯系对礼部侍郎的雅称);二是吴琠“恭颂御书赐韩侍郎‘笃志经学’匾额”。如此可以纠正《清史稿》《韩菼传》记为“四十一年十二月”的赏赐日期,以及御书为“笃志经学润色鸿业”八字之误。

按清朝官场习惯,如果得到皇帝御赐匾额这样的殊荣,家里一定会立刻筹办庆祝活动的,张灯结彩,广邀亲朋,自不用说。题册应该是在一次聚会中完成的,不排除个别的是后续的。受邀前来的都是科甲精英,绝大多数曾经历官翰林院,做过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之臣。当中没有旗人,没有武职,也没有非进士出身的官员。从官位上看,上至正一品的大学士,下至七品的编修,其中徐潮、王鸿绪、徐秉义、顾祖荣与韩菼同科;李天馥与李孚青、张英与张廷瓒是父子;王顼龄、王鸿绪与王九龄为兄弟。从籍贯上看多来自江南人文之乡,北方人较少。显出韩菼在朝中的交往圈子的文化特征。朝廷一向存在派系,俗谓朋党,皇上虽然讨厌官员私下交结,威胁君权,却愿意看到韩菼召集如此的庆祝活动,这并非是结党营私,而是弘扬君恩,诚如沈廷文题诗所言“龙章来禁苑,凤藻丽雕楹。仰瞩天颜近,高悬宝墨荣”。“笃志经学”既是对韩菼专心致志于儒家经典的精神与成就的褒扬,同时也是对士子官员发出的号召,鼓励读书人专心研习四书五经。在传媒技术不发达时代,类似的聚会题咏是很常用的口口相传的传播形式。

皇帝恩情没有世俗情谊那样的永久性。韩菼虽深得皇上宠爱,但稍有不慎便会招至惩罚,康熙四十二年底,他生病乞请致仕。皇上不悦,马上翻出昔日教习庶吉士时饮酒误事的陈年老帐,批评他在朝廷议事时瞻前顾后,“所行甚为非体,殊不逮其所学。今称病求罢,殊属不合。着仍留任,严饬行”。次年四月韩再次乞辞,仍不准,最终死于任上。

《清圣祖赐额题诗册》长尾甲签贉。长尾甲(1864-1942),字子生,号不隐,自号雨山居士。日本赞岐高松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来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西泠印社早期会员,与吴昌硕相邻三年,谈诗论道,交情深厚,1914年归国。

四十名臣简介:题咏者四十人,按其自属职名罗列如下,并分别附上人物简介,以资说明:

刑部左侍郎,臣田雯(1635-1704),字紫纶,一字子纶、纶霞,号漪亭,自号山姜子,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江苏巡抚。有《古欢堂集》、《长河志籍考》、《黔书》等行于世。

刑部右侍郎,臣徐潮(1647-1715),字青来,浙江钱塘人。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官至经筵讲官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初追谥“文敬”。

总裁明史都察院左都御史,臣王鸿绪(1645-1723),榜名度心,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江苏华亭(今属上海)人。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曾任《明史》总裁,后居家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进献朝廷,得以刊行。王鸿绪精于鉴赏,工书法,“奄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争藏弆”。有《横云山人集》、《赐金园文集》、《史例义》行于世。

工部侍郎,臣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乃清初著名理学家。深得康熙、雍正两位皇帝宠信。康熙称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雍正谓之为“一代之完人”。曾奉敕编纂《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又有《榕村全集》、《礼记纂编》、《朱子礼纂》、《乐经传》等多种经学著作行于世。

臣杜臻,榜名徐臻,字肇余、遇徐、慕徐 ,室名经纬堂、文星阁,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顺治十五(165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粤闽巡视纪略》行于世。

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加四级,臣李振裕(1642-1710),字维饶,号醒斋,江西省吉水人。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官至户部尚书。有《白石山房稿》行于世。

大学士,臣李天馥(1635-1699 ),字湘北,号容斋,安徽合肥人(榜籍河南永城)。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有《容斋集》行于世。

大学士,臣吴琠(?-1705),字伯美,号铜川,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卒谥“文端”。有《思诚堂集》行于世。

大学士,臣王熙(1628-1703),字子雍,顺天宛平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靖”。

编修,臣查嗣韩,字荆州,号墨亭,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编修。三十年充会试同考。三十八年九月主顺天武乡试,未及改官而卒。

翰林院编修,臣汤右曾(1656-1722),字西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工行楷,遒媚似苏轼。有《怀清堂集》行于世。

日讲官右赞善,宋大业,字念功,号药洲,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工书,间亦作画。

司业,臣张豫章,原名张翼,字寄庭,号寄亭,江苏青浦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历充乡试主考、学政之职。后死于国子监司业任上。

左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臣沈朝初(1649-1702),字洪生,号东田,江苏吴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有《不遮山阁诗余》行于世。

经筵讲官光禄大夫礼部尚书,臣张英(1637-1708),字敦覆、梦敦,号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入直南书房,史称“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曾充《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等书的总裁。卒谥“文端”,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文端集》行于世。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进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学士,为雍正朝名臣,军机处创立之初,为军机大臣,恩遇最隆。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入翰林者十二人。

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臣陈元龙(1652-1736),字广陵,号干斋,广野居士,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元年卒,谥“文简”。有《爱日堂文集》、《爱日堂诗集》行于世。

大理寺少卿,臣胡会恩,字孟纶,号苕山,浙江德清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有《清芬堂存稿》八卷、《赓扬集》等行于世。康熙曾御书“名文实政”匾额赐之。

詹事府少詹事,臣王九龄,字子武,江苏华亭人。王顼龄、王鸿绪之弟。康熙二十一(1682)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有《文纳山房集》行于世。

翰林院检讨,臣王者臣,字符夑,山东沂州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翰林检讨、福建乡试副主考。

翰林院编修,臣查升(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康熙皇帝曾评价说:“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升乃脱俗耳。”时人称查升的书法、查慎行的诗、朱白恒的画为“海宁三绝”。 有《淡远堂集》行于世。

编修,臣李孚青(1664-?),字丹壑,江南合肥人(榜籍河南永城),大学士李天馥之子。康熙十八年进士,时年十六岁,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父丧后回乡不仕。有《野香亭集》行于世。

修撰,臣沈廷文,字原蘅,号元洲,浙江秀水人。康熙二十七年状元,授修撰。康熙三十三年,充任会试同考官。有《广事同纂》、《广居楼诗集》行于世。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臣张廷枢(?-1728),字景峰,陕西韩城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1705),帝南巡,赐御书、冠服。雍正六年(1728),陕西巡抚西琳告张廷枢受贿,居乡不法。诏逮赴京,死于递解途中。乾隆时昭雪,追谥“文端”。有《崇素堂讲稿》行于世。

日讲官起居注谕德,臣徐元正,字子贞,号静园,浙江德清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有《清啸楼草》、《鸾坡存草》行于世。

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李铠,字公凯,江苏山阳人。顺治十八年进士(1661),补知县。康熙十八年,应“博学宏词”科,列二等,授编修,洊至内阁学士。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史夔(1661-1713),字胄司,号耕岩,江苏溧阳人。康熙二十一年二甲第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詹事。

翰林院编修,臣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苇间,浙江慈溪人。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明末诸生(秀才),康熙十九年(1680)以布衣身份入明史馆任纂修,康熙三十六年,七十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授编修。越两年为顺天乡试副主考,因主考舞弊,牵连入狱至死。有《湛园集》、《苇间集》、《海防总论》行于世。

翰林院编修,臣杨中讷(1649-1719),字遄木,号晚研,浙江海宁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右中允。擅长书法,尤工草书。

孙岳颁(1639-1708),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善书,受知于圣祖,每有御制碑版必命书之。

国子监祭酒,汪霦,字朝采,浙江平湖(今属嘉兴)人,寓居钱塘。康熙十五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康熙十八年应“博学宏词”科,列一等第四名,授编修,官至户部侍郎。

翰林院侍讲学士,臣陈论,浙江海宁人,康熙三年进士 ,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张廷瓒,字卣臣,号随斋,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长子。康熙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康熙北征大漠,皆扈从。不幸先张英而逝。有《传恭堂诗集》行于世。

詹事府詹事,臣徐秉义(1633-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苏州昆山人,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康熙十二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培林堂书目》、《耘圃培林堂代言集》、《明末忠烈纪实》等行于世。徐氏兄弟三人时称“昆山三徐”、“同胞三鼎甲”,兄干学康熙庚戌科探花,弟元文顺治己亥科状元。康熙四十三年秋,秉义告老还乡。次年春,康熙南巡时,他随同登玉峰,游徐家“遂园”。康熙御书“恭谨老成”榜额赐之。康熙年间,时评三徐为人,称健庵(干学)大人君子;果亭(秉义)正人君子;公肃(元文)仁人君子。

詹事,臣顾祖荣(?-1703),榜名张祖荣,字山容,号培园,浙江余杭人。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内阁学士。三十九年忧免。

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加一级 ,臣周金然,字广居,号广庵,上海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官洗马中允。工书法,告归时以平生所书进呈,圣祖制五言十二韵褒之。有《娱晖草》、《和昌谷集》等行于世。

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臣杨大鹤,字九皋,号芝田,江苏武进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提督顺天学政。有《香山诗钞》行于世。

翰林院侍讲学士,臣王顼龄(1642-1725),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苏华亭人,弟鸿绪、九龄。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有《世恩堂诗集》行于世。

侍讲学士,臣曹鉴伦,字彝士,号蓼怀,一号忝斋,浙江嘉善人。康熙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署尚书。有《忝斋诗稿》行于世。

学士,臣徐嘉炎(1631-1703),字胜力,号华隐,浙江秀水人。康熙十八年应“博学宏词”科,列一等,官至礼部侍郎衔内阁学士,充《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有《抱经斋集》行于世。

学士,臣顾藻,字懿朴,号观庐,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康熙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工部侍郎。

说明:

1. 四十名臣为田雯、徐潮、王鸿绪、李光地、杜臻、李振裕、李天馥、吴琠、王熙、查嗣韩、汤右曾、宋大业、张豫章、沈朝初、张英、陈元龙、胡会恩、王九龄、王者臣、查昇、李孚青、沈廷文、张廷枢、徐元正、李铠、史夔、姜宸英、杨中讷、孙岳颁、汪霦、陈论、张廷瓒、徐秉义、顾祖荣、周金然、杨大鹤、王顼龄、曹鉴伦、徐嘉炎、顾藻。

2. 据宋大业署款“康熙三十有七年戊寅九月日讲官右赞善宋大业”,时为1698年;又据吴琠署款“恭颂御书赐韩侍郎笃志经学匾额”,受赏御笔者为韩姓侍郎。

3. 此“韩侍郎”为长洲(今苏州)人韩菼(1637-1704)。菼字元少,康熙十一年(1672)入国子监做监生,康熙十二年(167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修《考经衍义》百卷,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右赞善、侍讲、侍读、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作品资料

作者 康熙帝

尺寸 扁额66×220cm;题诗册47×25cm×40

估价 RMB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33,60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10-06-03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5周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

1、《支那历代皇帝皇后亲王书画目录》第89页,黑泽礼吉编,上海别发公司1919年出版。

2、《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御定渊鉴类函,卷二百二

3、《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曝书亭集,卷七十一

4、《钦定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词林典故,卷四

5、《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怀清堂集,卷九

6、《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榕村集,卷三十七

7、《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代文端集,卷三十四

钤印:康熙御笔之宝

题签:

1.清圣祖扁额笃志经学四大字 长尾甲署

2.清圣祖赐额题诗册 长尾甲签题

,经历科举,哪有字写不好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