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一个可以和熊猫抢竹子的男人

从古至今,文人爱竹,常居于竹林、以竹明志。

魏晋名士嵇康、阮籍等以竹为伴,被后世称为“竹林七贤”;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称“不可一日无此君”;大文豪苏轼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足以表明古代文人对于竹子的喜爱。

另外,“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对竹子,也爱的深切。

所以有人戏说说:除了大熊猫,最爱竹子的应该就是郑燮了。

郑燮小像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为官廉洁,后因不忍官场的黑暗愤然辞职,以卖画为生。板桥先生擅画梅兰竹菊,长竹石,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现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就录入了郑板桥关于竹子的一首题画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图》

所谓题画诗,是指文人画家题写在绘画作品上的诗文,有阐释绘画内容和承载画家的精神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象征性。

《竹石》这首诗是郑燮绘画作品《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他以文写竹,赞扬了竹子坚定顽强精神境界的同时,以竹喻人,表达了自己宁折不屈,不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竹,是文人的风骨。《竹石图》中,画家用寥寥数笔以形写神,浓淡相生间写出了竹子的精气神,营造了一个正直清高的文人思想境界。

画面左上端的题画诗正是画家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像在艰难地环境中扎根的竹子一样,“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我”都会依然“坚韧”。

郑燮爱竹、爱画竹,孜孜不倦五十余年,精品无数,为后世所推崇。

现在,我们也能够在各大美术馆看到他具有文人风骨的竹石,深感庆幸。

郑燮《墨竹图》四联

另注: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